來源:天山網
【弘揚胡楊精神和兵團精神】
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魏永貴
8月25日,吳承功與往常一樣,來到正在改造的東莞小區,查看工程施工進度。
吳承功是哈密市伊州區西河街道團結社區黨總支書記。東莞小區是團結社區轄區7個小區之一。“小區有11棟樓、460多戶、1500多人。改造工程關系到每一位居民,可馬虎不得。”吳承功說。
吳承功在基層工作了47年,為轄區居民辦了47年的實事,是社區的大管家、居民的貼心人。
扎根基層 服務群眾
吳承功已年過六旬。40多年來,他先后在十多個社區工作過,退休后又被返聘為團結社區黨總支書記。無論在哪里,他都堅守在為民服務一線。
去年疫情防控期間,一天夜里,吳承功收到一個陌生手機號發來的短信。這條落款“趙永軍”的短信寫道:“自己因故未及時趕回,80歲的母親李桂蘭患有高血壓,獨自居住在東莞小區,可能斷藥了,希望社區派人照顧。”
收到短信,吳承功立即到藥店買上藥,喊上一名社區醫務人員,帶著蔬菜、水果、饅頭趕往老人住處。經認真檢查,李桂蘭老人身體沒有問題,吳承功才放心離開。
自那以后,吳承功經常上門看望李桂蘭。“社區有這樣的好書記,真是幸福啊。”李桂蘭感慨。
團結社區轄區7個小區,有1881戶5743人,調解糾紛,吳承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轄區惠麗園(三期)小區一位老人的房子,被樓上鄰居家漏的水淹了,但樓上居民以房子常年不住為由,不愿承擔責任。社區干部多次調解未果。吳承功得知后,拿上維修工具來到樓上居民家中,進門后找到漏水處,就俯在地上開始修水管。樓上居民看到這一幕,不禁覺得羞愧,主動表示愿意承擔責任,賠償老人的損失。水管修好了,兩家人也和好了。
“老百姓過日子,經常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社區干部的工作重點,就是做好服務,讓百姓心情舒暢地過好日子。”吳承功說。
牢記使命 一心為民
吳承功先后榮獲“自治區愛國擁軍模范”“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勞動模范”稱號。同時,他還是哈密市人大代表。
2020年1月,在哈密市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上,吳承功提交了一個議案,希望把團結社區惠麗園(三期)小區外的坑洼地改造成一個生態停車場。
“這個小區在城鄉接合部,建個停車場,不僅能方便小區居民,而且周邊村民進城也可以在這里停車,之后再坐公交車,既方便又經濟。”吳承功說。
議案得到哈密市政府重視。當年5月,停車場開工建設,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該停車場是哈密市首座生態景觀停車場,共有218個車位,每3個車位為一組,被綠化帶隔開。春夏秋三季,停車場內姹紫嫣紅、綠樹成蔭。
2020年,吳承功與哈密市科協聯系,準備將團結社區辦公樓的一部分,用于建設哈密市首家社區科技館。哈密市科協向自治區科協匯報后,得到支持。今年3月,科技館開工建設,并于7月1日前開館。
建立“日間照料中心”“六點半課堂”“平安文化大院”“廉政文化長廊”……無論在天山西路社區、老城社區,還是在建南社區、團結社區,吳承功走過的地方,都為居民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服務。
創新工作 服務升級
2012年,吳承功從天山西路社區調到老城社區任黨支部書記。
老城社區人員結構比較復雜。居民反映,找社區干部辦事不方便,吳承功決定,在轄區18個居民小區、216家商業網點、89棟樓各單元門口張貼社區黨支部班子成員照片、聯系電話和廉政監督電話,并承諾,干部的電話24小時不關機,居民有事隨時找。
2019年,在哈密市司法局的幫助下,團結社區成立了“吳承功矛盾糾紛調解室”。在調解居民糾紛、開展普法宣傳工作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017年,伊州區黨委組織部成立了“吳承功社區工作者人才工作室”,由吳承功牽頭培養社區工作人才。在他的傳幫帶下,先后有16名社區干部快速成長,如今已在不同社區擔任黨支部書記、主任。
在伊州區,新疆三川物業有限公司為16個小區提供服務,并且是哈密市“兩新組織”(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中較早成立黨支部的民營企業。吳承功與該公司負責同志深入交流,決定在該公司服務的云景苑小區成立網格黨支部,共同打造“紅色物業”服務品牌。
今年3月以來,三川物業云景苑小區網格黨支部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公司黨員、小區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成為小區志愿者、矛盾糾紛調解員、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員等,為居民辦了一批實事好事。
“新時代有新要求,新階段有新發展。在社區工作中,要時刻有創新意識,這樣才能解決新問題。但是,要牢記一點,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永不變。”吳承功說。
本文來自【天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