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50年到2019年,縣人民醫院已走過近七十載。過去的70年,是縣人民醫院歷經滄桑、幾經變遷卻弦歌不輟的70年,也是新昌醫療衛生事業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70年。
“五十平米一擔藥”,這是老一輩眼里,最初的縣人民醫院的樣子。1950年3月,縣人民政府衛生院(縣人民醫院前身)成立,當時醫院醫療力量薄弱,只有內科、外科、五官科、婦產科四個科室,共五六名醫生,最值錢的設備是一臺200毫安的X光機。
單月芹于1957年被分配到縣人民政府衛生院。她說,和現在的坐診制度不同,當時下鄉出診是進入醫院的“第一課”:“有時候是衛生站組織的巡回醫療,一走就是三個月,有時候是村民打電話來問診,我們就徒步去送醫送藥,當時醫院里一天最多也就十幾個病人。”
1961年,縣人民醫院規模擴大,新增醫療設備、增設病房,還引進優秀的醫療人才。1969年,浙江醫科大學來新昌開辦“新醫班”,在縣人民醫院設立教學點,培養醫生。1978年前后,縣人民醫院建起一幢4層的門診大樓……從開始的“乙等衛生院”到現在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于一體的三級乙等綜合型醫院,單月芹用“翻天覆地”概括縣人民醫院的發展歷程。
時光走到2006年,隨著新醫改方案的出臺,衛生改革進入嶄新的時代。縣人民醫院將傳承與創新并舉,開始管理、質量和服務的全面創新。如今的縣人民醫院,診療環境優美,技術力量雄厚,共有開放床位1112張,設有30個病區35個科室,泌尿外科、重癥醫學科、腫瘤學科等8個專科進入中國縣級醫院專科前30強。
隨著縣域醫共體建設全面啟動,縣人民醫院積極推進醫共體建設,與縣婦女兒童醫院、羽林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儒岙鎮衛生院等鄉鎮(街道)衛生院形成共建共管,全面提升醫共體單位的醫療服務能力,推動醫療衛生資源均衡、協調、有序供給。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