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事業專項資金是重要的民生保障資金,近年來,泰安市每年安排用于困難群眾、養老服務等民政事業的資金總量都在15億元以上,僅市級撥付對下轉移支付資金近10億元。為進一步提升資金管理使用質效,泰安市民政局強化工作舉措,不斷加強資金保障,規范資金管理使用,有效保障了民政事業高質量健康發展。
加強制度建設。全市各級民政部門和資金使用單位深入貫徹落實專項資金管理使用規定,遵循資金管理制度建設全覆蓋的總體要求,通過建章立制填補專項資金制度空白,基本構建了全覆蓋、全鏈條管理的民政事業專項資金管理制度體系,為民政事業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筑牢了制度根基。
強化資金保障。圍繞民政事業發展的中心工作和重點任務,科學合理提報預算需求,2023年市縣兩級共安排資金12億元優先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爭取和安排各級福彩公益金1.2億元重點保障養老實事、殯葬改革、社區治理等重要民生任務和改革事項,為實現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財力保障。
嚴格資金撥付。市民政局根據工作實際,采取因素法切塊分配下達專項資金,依據資金管理辦法,科學遴選確定分配因素和權重,綜合考慮補助數量、財力狀況、工作績效等因素,適度向經濟薄弱、保障任務重、工作績效好的市縣傾斜,同時,按照規定期限規定程序分配下撥專項資金,確保專項資金早分配、早使用、早見效。
強化執行管理。市縣兩級嚴格執行資金管理規定,提前做好補助項目論證和補助對象審核,同時嚴格執行政府采購、政府購買服制度,規范購買服務內容和承接主體,全面強化項目驗收管理,在保證資金安全規范的基礎上,加速預算執行,督促民政專項資金有序支出。
注重績效管理。牢固樹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意識,嚴格制定專項資金區域績效目標,認真組織開展專項資金績效運行監控,發現問題及時糾偏,同時扎實開展績效自評,配合上級部門做好績效重點評價,對績效評價反映的問題全部做到了跟蹤解決、限期整改,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
開展監督檢查。進一步加強對專項資金支出、使用、發放的動態監測和監督檢查,自覺接受各級紀檢監察、審計和社會監督。近年來,全市民政系統連續組織開展民政專項資金審計檢查、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使用管理專項整治及“回頭看”等專項檢查,并舉一反三,深挖根源,標本兼治,取得明顯成效。(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儒峰 報道)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