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曹龍
五月的崆峒,淡陽初夏,隨著日漸升高的氣溫,平涼中心城區的棚戶區改造工作也在持續升溫。
近日,記者走進平涼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天門塬房屋征收組,發現各個征收小組的辦公室里都擠滿了來簽協議、咨詢政策的群眾,現場一片熱火朝天。“從5月份進入實質簽約以來,我們已經與拆遷戶簽訂了247份協議,單日簽約最高達81戶。”崆峒鎮黨委副書記王峰指著掛在墻上的平涼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天門塬片區房屋征收進度公示表說。
說起現在的“火爆場面”,王峰認為這一切都得益于區委、區政府推行的“強化黨建,引領棚改”工作模式。
2019年年初,為了解決抽調棚改黨員干部黨組織生活長期空白的現狀,引導棚改中心黨員樹牢四個“意識”,凝聚攻堅合力,激勵黨員時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崆峒區委批準成立了平涼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管理中心臨時黨委,臨時黨委下設6個臨時黨支部。同時,以黨小組為單位組建了12個黨員流動先鋒隊,形成了“中心臨時黨委 臨時黨支部 黨員流動先鋒隊”模式,筑牢了棚改攻堅的戰斗堡壘。建起了陣地,就要有守陣地的人。
棚改中心臨時黨委將抽調的113名黨員干部全部編入下設的6個臨時黨支部,建強了棚改攻堅骨干隊伍。同時,對在棚改征收工作中表現優秀,成績突出的7名干部推薦區委優先提拔重用,將不適宜繼續從事土地房屋征收工作的60名工作人員返回原單位工作,由區委組織部從全區各鄉鎮新抽調優秀年輕干部21人,為棚改征收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有為才有位,有位更有為”的干事環境,激發了棚改中心黨員干部的干事熱情。
各臨時黨支部成立后,積極組織開展了黨員“亮身份、明職責、做表率”主題活動,12個黨員流動先鋒隊共開展各類宣傳活動50多次,深入被征收戶1200余人次,協調解決問題20余項。同時,在棚改中心機關臨時黨支部、天門塬片區征收安置組臨時黨支部、遺留問題攻堅組臨時黨支部分別成立了黨員接待工作室,黨員干部定期開展“接待日”活動,針對被征收戶的訴求,現場解答,并跟蹤落實情況。
在平涼中心城區棚戶區遺留問題攻堅組辦公場所走廊上,掛著一張攻堅清零組工作任務分配表,上面鮮紅的小紅旗格外引人注目。自今年3月份成立遺留問題攻堅組以來,往年拆遷遺留的46戶就落到了遺留問題攻堅組黨支部的頭上,如何按期完成拆遷任務,就變成了臨時黨支部全體黨員的頭等大事。
據了解,遺留的這些拆遷戶,有的是對拆遷補償標準不滿意,有的是漫天要價、拒絕搬遷,給拆遷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障礙。對于這些障礙,棚改中心臨時黨委與遺留問題攻堅組臨時黨支部結合法律知識進片區等活動,組織部分黨員干部和法律工作者深入棚改一線,向被征收戶提供法律咨詢和征收政策宣傳服務,在征收過程中嚴格落實統一補償標準、統一獎勵標準、統一房屋丈量標準,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全力保障被征收戶切身利益。對拒不簽約、拒不搬遷的住戶,嚴格按照法定程序,依法依規選定評估公司,對被征收房屋開展評估,及時啟動司法程序,依法組織相關部門進行強制拆除。
“臨時黨委、黨支部的成立,讓我們有了主心骨,有了靠山,遇到困難,都敢于向前沖了。”棚改中心干部張翔說。
據悉,2019年中心城區棚戶區改造計劃房屋征收任務(包含體育運動公園)房屋1981戶,面積1639.55畝。截止目前,共計完成征收房屋519戶,征收土地 262.21畝,其中西三里塬片區征收房屋104戶、天門塬片區征收房屋330戶、攻堅組征收房屋26戶、體育運動公園征收房屋7戶。攻堅組負責的2014-2018年遺留雙橋路、寶塔北路、磚廠新區、永康路、汪家園、火車站片區清零,其中寶塔北路、磚廠新區、汪家園3個全面清零,雙橋路房屋清零。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