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曹英 ■李曉玉
3月16日,山西省國資委發布了《山西省省屬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2022)》(以下簡稱《藍皮書》)、《山西省地市國資國企社會責任案例集(2022)》及18家省屬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據《藍皮書》顯示,山西省國資國企在國民經濟當中發揮了穩定器作用,截至2022年底,山西省省屬企業資產總額3.67萬億元,累計實現營業利潤1.52萬億元,實現利潤1007.8億元,占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的四分之一,上繳稅費相當于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50%。山西焦煤、晉能控股、汾酒集團進入全國省級地方監管企業前30名。
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是實現自身發展戰略的選擇之一,履行社會責任一直是國有企業發展的題中之義。“希望全省各級國資國企能夠沿著黨的二十大指明的前進方向,堅定扛起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山西省副省長趙紅嚴表示。
率先行動
“廣大山西國企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堅決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服務經濟社會平穩有序運行,在打好能源保供攻堅戰、落實‘雙碳’目標、加快科技創新、支持鄉村全面振興等領域履職盡責、勇挑重擔,形成了履責新氣象,創出了履責新業績。”國務院國資委社會責任局局長李軍如是說。
在能源保供中,煤電供應備受關注,山西省省屬涉煤企業勇做能源保供壓艙石。山西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王文保介紹,2022年,山西省省屬涉煤企業原煤產量達7.44億噸,省屬電力企業落實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低價電要求,兜底電量125億千瓦時。
“作為全國最大的煉焦煤生產加工企業和煉焦煤市場主供應商,2022年,山西焦煤集團完成原煤產量1.82億噸,實現營業收入2801億元,實現利潤總額300億元,上交稅費463億元,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創造歷史新高。”山西焦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趙建澤介紹說。
護航民生
近年來,山西汾酒集團累計投入2.4億元,以高粱種植和肉牛養殖等產業項目為抓手,不斷拓展和鞏固沁縣、左權、榆社等地脫貧攻堅成果,保障了農戶持續穩定增收。自2010年對口幫扶方山縣馬坊鎮以來,在人居環境改善、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累計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助力當地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我們積極落實綠通、重大節假日、差異化收費等減免政策,減免通行費38.98億元;在服務區、易擁堵收費站建成239座便民服務亭和321座戶外移動衛生間;持續推進‘司機之家’‘媽咪小屋’建設,全面完成無障礙設施改造和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全年投入幫扶專項資金670余萬元,實施幫扶項目13個。”山西交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武藝表示。
踐行“雙碳”
“雙碳”目標的實現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項涉及全社會的系統性工程。作為山西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山西國企始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不斷提高發展的“含綠量”“含新量”“含金量”。
近年來,山西交控集團加快清潔能源發展,新開工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188座,裝機容量6.6萬千瓦,累計發電6658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2.6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64萬噸。大力推進道路棄渣、煤矸石等各類固廢在公路工程建設中規模化應用,山西固廢資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園開工建設,2022年應用各類固廢661萬噸,節約處置成本1.2億元。
“集團傾力打造130萬畝釀造專用原糧種植基地,構建生產過程全覆蓋的信息化可追溯數字平臺;認真踐行‘雙碳’戰略,力行節能減排,如期完成碳盤查報告,取得顯著效益;全力保護水源地生態環境,加強微生物生態釀造體系建設,探索綠色低碳發展的新路徑。”山西汾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袁清茂表示。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山西國資國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國之大者’和‘民之關切’相統一,著力打造履行社會責任和企業健康發展雙向賦能格局。”王文保表示。
本公眾號版權歸中國經濟時報所有。如轉載或引用本文內容須經許可,并注明轉自中國經濟時報。
熱點鏈接
●關注丨奢侈品消費市場穩步恢復 中國元素受青睞
●經濟地理丨“汽車城”搶位戰:誰執牛耳?誰在狂奔?
●智庫觀點丨北大國發院:未來中國經濟增長仍有較大潛力
●智媒周刊丨把擴大和恢復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熱點丨金華“破冰”醫保付費改革 住院患者不再頻繁轉院
總 監 制丨王輝 王繼承
監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劉衛民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蔣 帥
【中國經濟時報–中國經濟新聞網 http://www.cet.com.cn】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