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客戶端重慶5月1日電 你印象中的物管是什么樣的?是苦口婆心講解垃圾分類的阿姨,還是鐵面無私清理亂停亂放的大叔?其實,隨著人居品質的提高和智慧物業的發展,物業管理迎來了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其中,“90后”“00后”正逐漸成長為行業主力軍,既實現了個人的職業發展,也為行業注入了新鮮血液。
五一前夕,鄧曉鈺在重慶渝北的一個小區井然有序地忙碌著。作為龍湖集團的一名“00后”物業管家,她負責小區4個樓棟的物管工作。溝通協調、排憂解難、監督管理、活動推進……她用自己的熱情、才智和力量,守護著小區的優美環境和安寧生活。
鄧曉鈺在大學里讀的是環境設計專業,就業時選擇了物業管家崗位,看似“隔行隔山”,實則“自然而然”。通過做物管工作的朋友,鄧曉鈺對這個行業有了新的了解。“物管并不是簡單的雞毛蒜皮,而是涉及管理、心理、法律等專業知識的綜合性服務行業,具有不錯的發展前景。”鄧曉鈺說。
8棟1樓的吳阿姨打來電話,抱怨陽臺頂棚上又有很多高空墜物,請物管幫忙清理。鄧曉鈺耐心安撫吳阿姨,立即聯系工程部的維修師傅,約定半小時后在吳阿姨家見。作為物業管家,協調資源、解決問題是基本功。客戶有什么需求,需要對接哪里,何時能夠解決,這本“管理賬”鄧曉鈺已在心里盤算清。
鄧曉鈺和同事一到,吳阿姨的激憤情緒有所上揚。鄧曉鈺深知,吳阿姨需要一定的情緒宣泄,在傾聽其講述之后再加以舒緩安撫,效果比直接勸說要好得多。鄧曉鈺一邊和同事一起進行墜物整理和垃圾清掃,一邊聽吳阿姨聊個人感受、家長里短,“火藥味”慢慢稀釋。先傾聽以建立信任,再溝通以解決問題,這是鄧曉鈺從心理學知識中學到的工作技巧。
高空拋物不僅僅是不文明行為,還是違法行為。他們約定,每個月來吳阿姨家幫忙清掃一次,還要在小區加強高空拋物危害及普法知識宣傳。吳阿姨怒氣漸平,感謝連連。家住2樓的尹阿姨聞聲招呼,鄧曉鈺又上樓了解情況,跟尹阿姨進行了交流。除了清掃垃圾,還有喂養寵物、檢查水電、陪同就醫等,這樣的服務工作已是日常。“事情繁雜瑣碎,但關系到住戶生活,我當然盡最大努力做好。”鄧曉鈺說。
隨著智慧物業的發展,智能化為生活添彩成果漸豐,在龍湖U享家App,一鍵開門、維修預約、外賣下單等都能在指尖輕松實現。年輕人對新技術新事物具有天然的敏感度,玩轉這些智能應用不在話下。但作為物業管家,要讓小區的年輕人住得開心,也要讓中年人、老年人用得方便,讓大家都能享受智慧物業帶來的便捷幸福。前不久,鄧曉鈺接待了一位從深圳回來的老年業主,手把手教會老人運用U享家App,收獲了滿滿的稱贊。
“小區建成已有15年,老齡化情況比較明顯,我們非常重視對老年業主的日常服務。”物管部門負責人王玉亭說。正是她將鄧曉鈺吸納進來并培養成團隊最年輕的小將。據她了解,老年住戶和鄧曉鈺這樣的年輕物管相處融洽,常常碰撞出“溫馨的火花”。
“上一代人把房屋和小區建好,我們年青一代的使命就是把房屋用好、把小區管好。”鄧曉鈺說。怎樣通過更高效的管理方法、更智能的技術手段、更貼近的服務內容,創造更優質的居住環境和更舒適的生活體驗,讓“老小區”煥發“新活力”,是年輕物業管理從業者面臨的挑戰,也是他們提升的空間。
龍湖物業片區負責人蔡新瑜介紹,針對小區老齡化情況,物管方面規劃了坡面道路修整、分年齡活動區域等適老化改造。目前,爺爺奶奶們很喜歡到5期架空層休閑區域的老年人活動片區下棋、聊天。未來將盡快啟用小區文服中心,為老年人打造更多休閑娛樂好去處。
在總部的業務培訓中,鄧曉鈺遇到了很多年輕人。在鄧曉鈺他們客服團隊中,以本科學歷為主,基本上是“80后” “90后”組合,“90后”占比80%。靈活多變的就業觀、敢想敢干的勞動觀,讓年輕人愿意選擇在物管行業闖蕩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有人給‘00后’貼上了浮躁的標簽,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我們也有思維靈活、耐心細致的優點。或許我現在還沒有前輩那樣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成熟的工作技巧,但我相信,只要肯努力,一定能收獲個人的提升和外界的改觀。” 鄧曉鈺說。對于現在,她倍感珍惜、努力奮斗;對于未來,她積極規劃、充滿希望。
來源: 新華社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