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的
規范門急診醫院感染防控管理,降低醫院感染、醫源性感染風險。
二、適用范圍
門急診
三、依據
[1]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辦法》.2006
12]衛健委:《醫療機構門急診醫院感來管理規范》.2018
[3]衛生部:《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 2019
[4]衛生部:《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 . 2012
[5]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醫療機構感染預防與控制工作的通知–國衛辦醫涵(2019) 480號
四、內容
(一)工作人員要求
1、門診工作人員上崗衣帽整齊,為病人檢查及操作前后應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無菌操作時戴口單,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2、嚴格遵照預檢、分診制度,普通病人與感染性疾病病人分開就診,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患者,采取相應的消毒隔離措施。
3、醫務人員診療操作過程中應遵循標準預防原則,做好自身防護。
(二) 診療用品的消毒與滅菌
1、執行醫院消毒隔離制度,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接觸破損皮膚黏膜的醫療器械必須滅菌,注射、輸液操作應一人一針一管一帶。金屬類換藥、診療器械由消毒供應中心統-處理。
2、體溫表做到一用一消毒,用75%酒精或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鐘,干式保存,消毒液每日更換。聽診器保持清潔,每日用75%酒精擦拭消毒;血壓計及袖帶每日清潔消毒,袖帶每周清洗,清洗后晾干備用。如被血液及體液污染應隨時清洗消毒。
3、吸引器內容物隨時傾倒。每日刷洗,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后,清洗干凈后備用。
4、無菌物品與非菌物品應分開放置,并有明顯標志,有效期內使用。開啟的無菌包有效期為24小時,已抽取的藥液有效期為2小時,無菌物品容器每天更換滅菌,注明啟用時間。
(三)環境管理要求
1、堅持每日清潔消毒制度,保持各診室、治療室、換藥室、檢查室等的清潔整齊。地面及桌、椅、設備等物體表面每天濕式清潔,被血液、體液污染后應及時消毒處理。
2、門急診的輪椅,平車,檢查床等,應每日清潔,被血液,體液污染時,應及時清潔消毒處理。
3、各診室應定時進行有效通風,無人時進行紫外線照射消毒,有規范、詳實的記錄,保持紫外線燈管清潔,每周用75%酒精擦拭。
(四)所有診室必須設置流動水洗手設施,落實手衛生管理制度,提高醫務人員洗手依從性。
(五)醫務人員應了解消毒劑的性能及應用,有效濃度、作用時間及配置方法,使用中的消毒液及時加蓋,保持有效濃度,定期更換及檢測,注明啟用時間,有效期內使用。
(六)感染性疾病門診感染控制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的規定執行。
(七)診療過程中產生的醫療廢物不得混入生活垃圾,按《醫療廢物管理制度》的規定處理。
(八)門診、急診治療室的醫院感染防控管理,參照《治療室醫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執行。
(九)醫療廢物管理,參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執行。做好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密閉轉運和交接登記等工作。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