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通訊員王鑫宇、張立鵬)走進中鐵武漢電氣化局城建公司武漢豹澥還建房項目,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項目管理人員通過智能監控設備實時查看項目現場情況,技術員正在用手機App進行工程質量巡檢,揚塵監測系統快速采集分析數據,一幅幅動態畫面通過網絡清晰回傳,一組組數據展現在智能大屏上。這樣充滿科技感的工作場面,是武漢豹澥項目依托互聯網、物聯網建立的大數據管理平臺實現的,讓工地具有“視覺”“聽覺”“嗅覺”和“邏輯分析”能力,通過集成、分析大數據,讓管理人員在中控室內就能“看得到違規、聽得到噪音、聞得到粉塵”,實現精細化管理和施工。
中鐵武漢電氣化局城建公司武漢豹澥項目經理鄒曉君介紹說,該公司打造的智慧工地管理平臺,將項目施工管理與云平臺結合起來,形成輕量化、移動化的管理模式,把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與BIM模型全面融合,使復雜繁瑣耗時耗力的工程量計算在設計階段即可高效完成,并且在施工階段,可對進度計劃與實際進度進行比較,第一時間掌控施工動態,以便及時管理和調整,精準度高、效率高,對施工資源周轉、成本節約有顯著效果。
該平臺助力項目管理提質增效的另一大“法寶”就是勞務管理子系統。據了解,這套勞務管理系統可通過人臉識別設備、手機App等實行人員進出場管理,能夠輔助管理人員完成工人考勤,以及信息統計等工作。在滿足人員“刷臉”進場的同時,工人健康智慧驛站會采集一線作業人員健康數據,通過刷二代身份證、微信掃碼或是手機登錄,自助建檔,生成個人健康數據報告,檢測數據自動上傳,并可以隨著在手機端查看個人健康檔案,便于及時掌握健康情況,助力項目部打造平安工地。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