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詳解
1.1檁條與主鋼架分別導荷
從光伏支架本身的特點來說,其荷載的傳導路徑應該是:光伏面板->檁條->支架斜梁。而一般的光伏支架三維設計中,由于程序無法適應這種主從結構體系的建模,檁條往往只能作為次梁進行建模。這種建模方式,如果不加以處理,就會出現兩種不合理的情況:
a檁條和斜梁共同導荷
即采用普通框架中交叉梁系的方式,檁條和斜梁共同承擔光伏面板傳導的荷載。這種導荷方式,因為檁條和斜梁共同承擔荷載,導致本應傳遞到檁條上的很大一部分荷載被直接轉移到了斜梁上,導致檁條荷載值嚴重偏小,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b光伏面板荷載按單邊方式先作用于檁條
這種方式原則上符合正確的導荷路徑,但是從檁條作用于支架斜梁時就為節點荷載。由于實際構件存在一定的接觸面,按節點荷載考慮并不合理,會導致斜梁計算嚴重超標。所以一般設計師會將斜梁上的荷載簡化為均布荷載,除非檁條位置存在斜桿支撐,可以直接傳力到基礎。
所以考慮到檁條和支架在荷載導算上的不同,程序中對支架和檁條兩種工況做了單獨處理。最終實現檁條上的風雪荷載只施加于檁條上,而支架上的風雪荷載則按光伏面板尺寸計算并直接導荷。這樣就保證了檁條的荷載考慮完整且安全,主支架的荷載又能考慮的相對合理。
1.2檁條支座特殊處理
實際光伏項目中,檁條放置于支架梁之上,通過連接件進行連接。從力學角度來看,檁條和支架梁之間能傳遞豎向荷載,而且考慮到連接采用的是螺栓,所以可以依靠螺栓的抗剪來傳遞延檁條方向的縱向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連接本身較小,無法有效傳遞彎矩,所以檁條和支架梁之間又不存在轉動約束。這種復雜的約束條件在STGF中程序也進行了處理,確保能真實還原實際的約束情況。
1.3與PKPM現有生態融合
PKPM本身就有一個完善的軟件生態,從建筑、結構,到綠建、深化、生產管理都有相應的產品。PKPM-STGF軟件就可以很好的結合綠建的PKPM-Solar太陽能光伏設計軟件。從Solar軟件中設計完成后,可以導出光伏板的傾角、光伏板的布置尺寸、重量以及檁條的位置信息,這些信息在STGF軟件中讀取后就可以直接用以參數化建模設計。
同時STGF在設計完成后,也可以將用鋼量等信息導出,進行后續的碳轉向分析。
相關導讀:基本功能篇丨光伏支架設計軟件PKPM-STGF介紹(一)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