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不知道為什么要用Low-code做開發,傳統IT開發不行么?當然可以。
傳統IT自研軟件開發,通過編程去寫代碼,還有數據庫、API、第三方基礎架構等。這個方式很好,但不可避免的會帶來開發周期長、難度大,技術人員不易開發維護,因此價格及時間成本都相對較高。后期出現了低代碼開發的方式。
自研軟件,更適合預算充足的強大產研團隊,除了花費高、時間長,效果是最好的;低代碼開發是目前比較主流的開發方式,落地快,自定義能力強,一般1-3個開發耗時1個月就能落地。
一、開發中的低代碼選擇
所謂低代碼,是一種軟件開發方法,它可以更快地交付應用程序,并且只需最少的手工編碼。低代碼平臺是通過建模和圖形界面實現應用程序可視化開發的工具集合,使開發人員能夠跳過手工編碼,從而加快將應用程序投入生產的過程。
這種開發方式,業務人員也能更容易理解開發流程,結合實際業務操作角度提出符合其工作習慣與開發邏輯的需求,從而降低兩者的溝通成本,減少知識壁壘,最終加速整體方案的落地。
從技術特征來看:
- 傳統開發是模型驅動,采用“全程手寫代碼”的方式搭建應用系統,代碼不會自動生成;
- 低代碼的開發方法是模型驅動和表單驅動并存,開發模式以“最少的手寫代碼”的方式搭建應用系統。80%以上的代碼可通過平臺預置的代碼包生成,無需編寫繁瑣和重復的樣板代碼。
如果你是一名開發者,可以試試低代碼。基于低代碼充分利用傳統開發模式下積累的經驗,高效開發。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低代碼廠商是不提供全源碼交付的,如若提供全源碼,通過分析源碼,你可以學習到開發者的思路,自由進行二次開發……這都是低代碼實用性最直接的體現。
二、低代碼在開發中的優勢
01、提高開發效率
對于低代碼的理解,個人認為可以通過配置化的低成本交互方式(主流是拖拽)加上少量的膠水代碼,去滿足一類應用的需求。
這就說明,基于低代碼,開發人員無需代碼或說只需少量代碼就可以開發出各類應用管理系統,如:OA協同辦公、KM知識管理、CRM客戶關系管理等,由于多數采用組件和封裝的接口進行開發,使得開發效率大幅提升。
上圖展示的是最近在試用的JNPF開發平臺表單頁面,具備較豐富便捷的表單引擎,大量的可復用控件拖拽搭建即可,官網顯示支持有50余種控件,倒是可以滿足多種業務場景下的搭建需求。全源碼交付的形式,開發人員也能在本地根據需求自由調整。
像后臺管理系統中頻繁出現列表,普通開發代碼重復且枯燥,而且可讀性差密密麻麻的一個列表頁寫上小千行,我們需要解決這個問題,以達到便捷且代碼統一,維護方便。那么一款低代碼平臺的出現就尤為重要了。
02、降低開發成本
作為一站式的應用開發平臺,低代碼會支持應用的完整生命周期管理,即從設計開始,歷經開發、構建、測試和部署,一直到上線后的各種運維(監控報警、應用上下線)和運營(數據報表、用戶反饋)。
在該閉環中,還會涉及到產品經理、需求分析師、架構師、開發人員、測試人員、運維人員、運營人員、技術支持人員等各種各樣的角色本職工作。而低代碼的出現能有效避免這項高人力、高專業人員的需求,更好的為企業節省成本。
03、維護性更高
對于傳統應用程序,維護和升級需要很長時間。開發人員必須手動修復錯誤并添加新功能。但是,通過低代碼,無需擔心應用程序使用過程中會出現錯誤。
由于低代碼平臺上可用的模塊已經過無縫集成的預測試,因此可以添加任何新功能而不必擔心兼容性。
這邊,蠻提一下JNPF開發平臺,采用的是SpringBoot微服務架構、SpringCloud模式,完善的平臺擴增基礎,滿足系統快速開發、靈活拓展、無縫集成和高性能應用等綜合能力;采用前后端分離模式,前端和后端的開發人員可分工合作負責不同板塊,省事又便捷。只需少量代碼或無需代碼,即可應對個性化/復雜業務場景需求。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它提供全源碼,良心廠商,這也是我力薦它的主要原因。
備上地址:http://www.jnpfsoft.com/?toutiao,你可以自行嘗試搭建一套系統!也可以咨詢我源碼。
三、有低代碼后就不要開發了?
這就像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低代碼平臺的確會取代一些簡單,場景固定化的工作,但不能做到完全取代的地步。
開發人員通過低代碼可以使用可視化拖拽的方式來創建應用,無需從頭到尾手動編碼,這也提高了開發效率。
開發者和低代碼相輔相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降本增效,以前需要3個月的任務,現在可能一個星期就能搞定,騰出來的時間思考更多創意和解決方案也很香。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