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紹企業如何在內部進行低代碼的長期運營和推廣,旨在幫助企業將低代碼平臺用得深、用得廣,真正做到助力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關于低代碼在企業的定位、價值,本文不過多贅述,感興趣的伙伴,可結合以下文章進行了解(點擊文章題目即可跳轉閱覽):
# 得帆創始人張桐:低代碼平臺的定位和解答
# 得帆信息聯合創始人&CIO——劉鑫:零低代碼選擇之用戶群體細分
﹀
﹀
﹀
低代碼落地路徑
首先,企業在選擇完低代碼平臺之后,往往會經歷幾個階段,隨著企業完成平臺能力補充,試點應用上線,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進入到運營推廣階段,期望通過低代碼平臺能夠在內部覆蓋更多的數字化場景,更多的人能夠參與的信息系統的建設當中。
圖1.低代碼落地路徑
1、平臺部署
指定平臺負責人,配合廠商完成低代碼平臺私有化部署,用戶組織、身份認證打通等;
2、能力補充
組建低代碼團隊,完成試點應用上線,配合廠商完成平臺能力補充,接入既有IT規范,Devops、日志集成等;
3、運營推廣
內部學習平臺,通過內部宣傳、培訓進行低代碼平臺推廣,實施更多場景;
4、全民開發
持續運營推廣,實現全民開發;
﹀
﹀
﹀
低代碼平臺在企業內部運營推廣方法
低代碼平臺在企業內部進行運營推廣的目標一般有以下兩項:
- 將低代碼平臺推廣給更多的技術人員,期望通過低代碼平臺提升IT的研發效率;
- 將低代碼平臺推廣給更多的業務人員,期望通過低代碼平臺賦能業務構建系統;
結合低代碼平臺在各大企業落地經驗,低代碼平臺對業務人員賦能,通過低代碼平臺快速滿足其業務場景的需求,讓其通過所見即所得,“拖-拉-拽”的方式實現系統建設,接受度非常高。
然而,對于技術人員,讓其接受低代碼的開發模式,往往沒有那么順利。從技術人員角度出發,原本通過多年開發經驗,突然轉向低代碼,已經形成的開發思維受到低代碼平臺的“禁錮”,在學習低代碼的初期,未得其精華,便會潦草定義“還不如自開發”。
所以,我們可以參考“先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然后共同富裕”的模式,在企業內部挑選出一部分人,對于這部分人進行定向的培訓、輔導,幫助其成長成為企業內部的低代碼開發專家。由這些低代碼的專家,和廠商一同組成低代碼推廣團隊,制定明確的內部推廣計劃&目標,規模化復制低代碼團隊,承接更多的數字化場景。
圖2. 低代碼推廣小組
低代碼團隊,在內部進行低代碼平臺運營推廣的過程中,可借鑒下述的支持體系,結合企業自身特點,動態調整。
低代碼運營支持體系:
- 低代碼平臺內部宣傳推廣,邀請業務部門負責人、業務用戶、ITBP/BA、前后端開發等進行學習交流;
- 調研參會人員,收集意見,定向溝通,針對感興趣的人員開通學習平臺賬號、產品體驗賬號,輔助其完成低代碼的學習 考試,完成低代碼平臺的認證;
- 通過認證后,可進行系統的構建實踐。過程中支持其完成需求評審、應用實施、工單支持;
- 幫助用戶完成第一個應用的上線遷移;
- 協助用戶完成上線總結,邀請其進行內部宣傳,在新的內部宣傳中站臺,成為內部KOL。
圖3. 得帆-aPaaS運營支持體系
﹀
﹀
﹀
運營推廣成功的關鍵
? 專人/團隊負責:需有明確的低代碼平臺的負責人/團隊,主責內部的持續使用和推廣。低代碼團隊成員,對于業務人員需要具備低代碼的配置高級認證,開發人員在滿足低代碼配置認證的同時,需要具備低代碼的開發高級認證。
? 合理的場景選擇:需要正視低代碼平臺的能力邊界,低代碼平臺不能解決所有的信息化場景,尤其是在內部低代碼團隊未建成,不具備自運營的情況下,對于低代碼平臺的應用場景需要理性、客觀的去看待。
? 有效的項目管理:遵循低代碼項目落地方法論,進行項目過程管理,至少包括:里程碑管理、需求評審、周例會、風險識別。
? 更多的宣傳途徑:利用企業內部宣傳通道,如:內網門戶首頁、內部通訊軟件首頁、會議室電視屏幕、低代碼競賽活動、內部軟文等,吸引業務部門嘗試低代碼平臺。
圖4. 低代碼平臺推廣路徑
得帆云低代碼運營推廣系統:
圖5. 低代碼運營推廣平臺項目看板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