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上游新聞-重慶晨報
7月23日,在2021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開幕倒計時一個月之際,由智博會承委辦組織的“建設國家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新高地”全媒體主題采訪行活動正式啟動。
活動首站便是位于兩江新區的騰訊云重慶工業互聯網基地。該基地于2020年9月14日,由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北明數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三方聯合打造,是西南地區首個工業互聯網基地。
今年4月29日,騰訊云(重慶)工業互聯網基地暨平臺正式啟動。
從產品、技術服務、生態全方位解鎖基地能力
據介紹,該基地定位于騰訊在西南地區的工業互聯網服務樞紐,依托兩江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優勢,打造一平臺、五中心。
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創新展示體驗中心采用大數據、3D數字孿生等技術手段,多維度的展示從研產供銷服各方面賦能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產品和案例,基地創新展示中心面對西南地區廣大企業開放,并根據企業數字化轉型需求提供專業的培訓指導。
據騰訊云(重慶)工業互聯網產品生態總監劉小冬介紹,基地采用本地化運營模式,持續以企業需求為中心,通過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展示體驗中心、本地運營團隊和數字經濟生態等方面的能力,連接政府管理和企業運營,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推動產業協同,促進產業和區域經濟發展。
基地將聚焦重慶汽車、電子、智能裝備、消費、化工、醫藥等八大支柱產業,組織30多家具備本地化服務能力的生態合作伙伴,采用雙輪驅動戰略:
一方面是智能制造服務,為廣大的企業提供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及科技服務,助力企業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形成了汽車、消費品、智能裝備、工業軟件、化工、醫藥領域的行業級解決方案。
另外一方面就是企業上云上平臺。企業上云后,通過平臺進行資源調配和模式創新實現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資金鏈各環節的鏈接和資源共享,實現不同主體間的高效協作和供需精準對接,從而促進產業協同。從4月29日平臺上線以來,平臺已有300多注冊用戶數,工業互聯網集成應用30多個。
同時,基地還將加強與政府、科研院校、金融及生態資源的整合,從企業賦能、助力優秀企業入選千帆和甄選市場,推動資本、生態、產業的充分連接,促進數字產業經濟穩固發展。
研產供銷服的產品方案矩陣打造強有力的產業服務態勢
騰訊云(重慶)工業互聯網基地集騰訊云千帆甄選生態體系資源和自有研發能力,建立研產供銷服的產品方案矩陣,為企業提供設計研發、3D數字孿生、ERP、MES、IOT物聯網、CVM云服務器、AI人工智能及知識圖譜等30多個工業應用產品。
未來基地將基于工業互聯網數字化技術的服務能力,結合5G技術、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聯合生態合作伙伴協同推進工業產品應用,聯合打造創新行業產品,通過持續發布創新成果,形成深度融合、創新活躍、安全可信、競爭力強的工業互聯網產業服務態勢。
多舉措并行,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據了解,該基地在運營方面,將采用多種舉措并行,包括打造示范標桿、助力企業上云上平臺、開展工業場景APP創新應用大賽、開展技術研討會、峰會活動、開展專業人才培訓等。
其中,通過騰訊云(重慶)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有多家上云上平臺案例落地。
聯合重慶渝北區臨空國際貿易示范園打造“臨空數貿云”項目。該項目平臺將通過實時連接和資源共享,為貿易示范園入駐的400多家企業提供上云上平臺的專業便捷服務,全面提升數字化運營水平,推動重慶園區數字貿易產業向高質量發展。
通過低代碼,幫助重慶宗申應用低代碼開發宗申庫管管理系統,優化供應商的入庫準確率,提高庫區的5S管理力度,強化內物流的配送銷售,整合了供應商配送數據管理源以及拉通宗申ERP采購信息,實現了精準庫存管理,提高產品入庫效率及入庫準確率。
通過RPA機器人,重慶新超力實現了多個客戶的訂單數據自動下載,自動完成電子表格的數據處理,自動完成客戶系統、K3系統的數據填寫與錄入工作,提高整體工作效率。人員由3人減少到1人。
據悉,基地還將積極引入本地生態合作伙伴,構建“共享與協同”工業互聯網生態共同體;與本地產業龍頭、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形成戰略級合作關系,開展科技創新、產學研合作;共建產學研深度融合“生態圈”,推動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發展。
產品生態總監劉小冬表示,未來將打造1000家上云上平臺示范企業,引入30家以上生態伙伴企業開展提供本地化服務,研發不少于100個工業創新應用,推動重慶以及兩江新區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上游新聞記者 楊野 實習生 徐麗
本文來自【上游新聞-重慶晨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
ID:jrtt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