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奇怪,文科和理科就像是反義詞,是一對歡喜冤家。在強調實用主義的今天,理科被無限放大,被人們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而關于“是否應該發展文科”的爭論,卻從未停止。這些年“文科無用論”的聲音越來越多,甚至有人直接說“取消文科”,這是怎樣的心理?萬事皆有爭論,文科無用論的說法,讓文理爭議上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
多所高校清理文科機構,文科真的沒用了?
近日,多所高校對校級人文社科研究機構進行裁撤,此事件瞬間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關于是否是要壓縮文科和取消文科的說法甚囂塵上。
其實關于學校清理校級科研機構并不罕見,但是人們之所以這么關注,是因為取消的很多都是文科科研機構。
我國很多高校,其中包含頂尖的985,也有普通的本科院校,這些高校均發布了關于文科科研機構的優化和調整的公告。校內資源是有限的,在優勝劣汰的法則之下,對于不符合標準的,評估情況不佳的研究機構是需要進行限期整改的,并且還根據相關的規定,對部分研究機構予以注銷。
浙江大學就發布過《關于開展對浙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機構評估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確寫到,對于評估結果不佳的的,是可以根據規定予以撤銷的。不光是浙江大學,南京郵電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山東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均發布了相關通知。對于評估不合格的校級研究機構,給予時間整改,整改不通過的,將會被撤銷。
撤銷校級文科科研機構,不是徹底放棄“文科”,而是重新開始,輕裝上陣
校級文科科研機構被裁撤,發展“新文科”將勢在必行。對于校級機構的動態調整是有必要的,如果一直都是一成不變,那將不會有任何的進步。如果一個機構沒有壓力,沒有人監督管理,發展到后面會一團糟。
各大高校發布的文科科研機構的調整和撤銷主要也是為了更好得發展文科,只有做出優化和調整,學校才能夠在新學科布局上有新動作。
為了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廈門大學也對人文學院進行了調整,撤銷了人文學院,調整成為中國語言文學系和哲學系。
優化調整不代表撤銷徹底“消失”,而是以另一種形式再出發。
相反,很多高校也正在發力建設文科,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召開“人文社會科學振興計劃”以推進文科的高質量發展;南京大學的新時代文科發展大會順利召開,為大文科的建設實現新發展;今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召開了歷史上第一次以人文社科建設與發展為主題的大會。
雖有多所高校撤銷人文社科研究機構,但是實際上,是越來越多的高校正在走向“文科振興”的路上。
告別是為了更好的開始!跟不好的過去告別,才能迎來突破性的新發展。
對于過時了,冗余的文科機構,及時的撤銷可以減少損失,保留資源放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面去。
說到最后:
文科是一定要優化且一定要精,要建設新文科,要和工科等學科交叉,要考慮它的實用性,服務于現代化建設,文科的發展,未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關于開頭所說,文科、理科孰輕孰重,我認為不會有答案,也不需要答案,這兩者要兼而有之,就像兩條腿走路,跛腿是不行的,互為補充,才能發展得更好。
文化復興,才能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刪除!非常感謝!文字內容為本人原創,抄襲必究。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