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大潮流已來臨
2018年11月頒布的《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開展運用建筑信息模型系統進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查審批和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建設試點工作的函》中,北京城市副中心、廣州、南京、廈門、雄安新區一同被列為運用BIM系統和CIM平臺建設的試點。
CIM的概念一進入市場,就在智慧城市領域引起不小的關注。先是騰訊進軍CIM的消息,引爆BIM圈;后阿里也早早開始布局雄安新區CIM平臺,CIM領域的競賽拉開帷幕。
CIM賦能智慧城市
隨著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深入,大量政策相繼出臺。2020年4月,國家發改委印發文件,提出實施“新型智慧城市行動”,要求:完善城市數字化管理平臺和感知系統,整合多領域信息系統和數據資源,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支撐城市健康高效運行和突發事件快速智能響應。
那要如何打造,一個能讓新型智慧城市實現全面運行管理的平臺呢?CIM(城市信息模型),已然成為當前環境下,支撐智慧城市建設、運行、可持續發展的一塊基石,其建設水平直接決定了智慧城市應用和發展。
什么是CIM?
在中國,近幾年提出的CIM指的是城市信息模型(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2015年,在上海數慧舉辦的規劃實務論壇上,同濟大學吳志強院士又提出城市智慧模型(City Intelligent Model),進一步拔高對CIM的定義。
吳院士指出,BIM是單體,CIM是群體,BIM是CIM的細胞。要解決智慧城市的問題,僅靠單個細胞的BIM還不夠,需要大量細胞再加上各種連接網絡構成的CIM才可以。
這個概念的提出,把視野從單體建筑拉高到建筑群和城市一級,給予智慧城市更加有力的支撐。當然,要拉高到這個層面,僅僅有BIM設計軟件是不夠的,還需要GIS的參與。
國內多位院士相繼在不同場合都發表了基本相似的觀點,指出CIM(城市信息模型)的定義就是以城市信息數據為基數,建立起三維城市空間模型和城市信息的有機綜合體。從范圍上講是大場景的GIS數據 小場景的BIM數據 物聯網的有機結合。
真正的CIM平臺將是未來智慧城市的核心大腦,體現一個城市全生命周期的發展變化,也將會是城市更新迭代后的能留存的唯一數字資產。
CIM是可以實現城市全維度數據的接入、展示、管理、融合和計算,并能通過城市物聯網全面感知、可控,結合城市運行、經濟發展、公共安全、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業務模型,為城市精細化治理體系、智能化決策體系和高效率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提供全維度、一站式、模組化的數據中、前臺支撐,真正實現萬物互聯,全面感知,讓實體空間生動復刻,將物理城市映射到數字空間構建數字孿生城市。
CIM的核心特質
CIM是多種技術的集成和深化,作為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平臺、城市的核心大腦,又具備怎么樣的核心和特質呢?
1、可視化:多維城市底盤
CIM系統可以支持三維城市空間模型和城市信息的有機綜合,為孿生數字城市的構建提供全方位的多維時空模型支持。打造完全可視化的智能數據平臺,構建城市運行管理的統一基底。
2、可承載:智慧城市運行的基礎數據庫
為城市運行管理打造一個完整的數據體系,CIM系統跳出BIM技術的發展局限性,從城市領域出發,結合信息數據和空間數據,真正實現整個城市的智慧運營管理,解決城市數據應用場景中遇到的問題。
比如我們從一個整體城市視圖,可以快速定位到一個區域,一棟建筑,查找到一棟建筑的里面所有相關的數據,以及與其相關的空間信息。
3、可計算 高效率信息處理,挖掘信息價值
實現多類數據的相關聯,比如人口、教育、交通、醫療等,甚至是物聯采集數據,真正做到數據整合化,快速運維體。數據發生在哪里,一目了然。設定好數據控制參數值,自動提醒和報警,及時杜絕隱患。
此外,CIM系統對城市級數據的可計算性,可感知性,能夠產生更高價值的應用,提高城市的運維效率。比如框定一個區域,便可以計算建筑面積,容積率,企業入駐,車輛數量等功能。
4、多技術 技術的集成和深化,服務全生命周期的更新迭代
CIM平臺結合5G、AI等技術,是多種技術的集成和深化,在智慧城市的具體應用中,發揮巨大的價值,更好的服務城市全生命周期的更新迭代。
5、多終端 多端融合管理運營,為智慧城市加速
城市的運營管理基于多種終端,符合多樣化的實際運營場景,包括:領導人駕駛艙的大屏端,日常運營管理的PC端,以及多種移動終端。
技術落地 CIM應用師崗位能力素質測評先行
如何貫徹實踐智慧城市新理念
為提高城市信息模型集成與應用工程師專業技能人才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水平能力,規范從業人員執業行為,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開展運用建筑信息模型系統進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查審批和城市信息模型平臺建設試點工作的函》,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考試中心決定聯合中外建設信息有限責任公司、中企工培(北京)教育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共同開展城市信息模型集成與應用工程師專業技能培訓和等級考試工作??荚囃ㄟ^后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通信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頒發證書。
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始建于1993年,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事業單位,承擔中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通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考試、電子通信行業職業技能鑒定、全國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工程、產業工人網絡平臺建設等人才培養選拔工作。
2022年,在新型智慧城市與“新基建”的雙重浪潮下,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與考試中心將持續發力數據智能領域,不斷推進產品開發建設,全面推進新型智慧城市的發展,賦能更多城市在數據智能時代走上新的階梯,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