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下去調研看到的全是辦法。”不久前,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出席中外記者會時強調,高手在民間,要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向群眾學習,拜群眾為師。
基層的火熱實踐是一座富礦,為從案例中總結實踐經驗,從經驗中汲取治理智慧,中共上海市委組織部會同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學院),面向全市黨校(行政學院)系統及有關單位展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案例”征集工作。經嚴格篩選、反復研討,最終遴選出25個案例進行精心打磨,結集出版。3月15日,“大城之治,基層之力”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研討會暨《大城之治》新書發布會在安亭汽車城社區我嘉鄰里中心召開。嘉定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姚衛華出席會議并致辭。
本書主編、上海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何海兵教授介紹,該案例教材征集了全市16個區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基層治理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項目組在案例編寫上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主題上圍繞黨建引領城鄉基層治理;二是在框架上分為政治引領、組織引領、能力引領和機制引領四個方面;三是在內容上聚焦當前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重點難點問題;四是在體例上采用講故事的方式介紹事件的過程,突出研究問題、解決矛盾,充分反映案例當中的主人公、各方利益群體存在的決策困境和利益沖突。
黨建引領,是貫穿全書的一大關鍵詞。如何準確理解“黨建引領”,具體應該怎么引領?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韓福國教授認為,基層的黨建引領,既有整體性黨建的政治性特點,又有基層社會治理的特殊性。基層黨建,其結構應是開放的,要采取靈活的方式吸納社會各方群體、整合社會資源;其形態應是嵌入的,要把黨建嵌入到區域治理結構當中;其方法應是協商的,只有采取民主協商的方式,我們的基層黨建才能有一個自下而上的視角,與中央自上而下的領導與引領形成呼應。將上述幾點密切結合、貫通一體,最終才能實現“引領”的目標。
“探索開放式的基層黨建,就不能把眼光局限在傳統的基層黨組織架構,要想盡辦法創新基層黨組織的運行機制,比如是否可以跟黨員雙報到機制等結合起來。我們的居民區黨組織必須是鮮活的、有力量的,是可以引領居民的,這樣才能夠在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中形成有效抓手。”上海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俞祖成教授表示。
談到“如何引領”,上海市委黨校教育長羅峰教授指出,不能“為了黨建而黨建”。當代社會,很多居民的個體需求可能是超越小區的,社區空間必須從老百姓的需求出發,建立起居民利益實現機制,讓居民有獲得感、幸福感,實現有效治理。社區治理創新,往往要超越行政邏輯和市場邏輯,去找到事務背后的情感連接、情感共鳴。
在全書25個案例故事末尾,附有領導和權威專家學者的學理性點評。上海市委辦公廳綜合二處馬旭東博士表示,在各項工作向基層統籌推進的過程中,學界和基層一線充分銜接,針對最新實踐探索及時展開理論分析,以理論創新指導和引領實踐,在兩者的良性互動中有效推進工作,是一條重要的經驗。
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是在場很多嘉賓的共同感受,也是專家學者與實務工作者共同的期盼。羅峰表示:“基層一線的實踐者可以聽聽學者的觀點,看看有沒有道理,是否能解答實踐中沒有想到的、難以回答的問題;對教學、研究者而言,更要經常到基層調研,基層實踐是我們理論研究的源頭活水。雙方要進行不斷的對話,最終目的就是推進基層治理真正達到創新。”
會議現場,來自寶山區、嘉定區、松江區和楊浦區的代表分別作了基層治理案例分享。本次會議由中共上海市委黨校(上海行政學院)主辦,中共嘉定區委黨校(嘉定區行政學院)、中共安亭鎮委員會、安亭鎮人民政府承辦,嘉定區地區工作辦公室、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支持。
轉載請注明來源“上觀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欄目郵箱:shhgcsxh@163.com)
欄目主編:王珍 題圖來源:圖蟲創意 圖片編輯:項建英
內文圖來源:作者提供
來源:作者:周丹旎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