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丘市興安街道銀杏社區以構建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為重點,深入開展基層黨組織“織網·扎根”行動,全面構建“黨建統領、條抓塊統、強網賦能、多元共治”工作格局,推動高質量黨建、高效能治理與高質量發展同頻共振。
織網扎根變“多頭管理”為“一網統籌”。以社區為單位,整合轄區公安、信訪、消防等多部門網格,劃分15個全科網格,細分責任區、明確責任事、落實責任人、嚴格責任制,統籌協調各方資源,分類存儲網格信息,10月份集中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37個。立足網格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由“條塊專才”變“網格通才”,15名網格員全部統一工作牌、紅馬甲,每日至少兩次到網格工作,隨時隨地了解社情民意,幫民難、解民困。
織網扎根變“臨時備戰”為“平戰結合”。創新“平戰結合”工作體系,成立“織網扎根、平戰結合”工作專班,由社區黨委書記任總指揮,在抓好網格運行的基礎上,推動各方主動認領為民服務項目和群眾“微心愿”,常態化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按照“小區吹哨、黨員報到、就地集結、快速處置”的原則,以網格為單位建立居住地黨員信息庫,組織220余名黨員認領應急服務崗位,成立應急處置“汶水先鋒”黨員志愿服務隊,確保應急狀態下全員迅速到崗上手、不打亂仗。
織網扎根變“一元指揮”為“多元聯動”。不斷豐富服務內涵,每個網格承擔“27條”工作職責,建立健全綜合考評機制,每日點評、每周講評、每月考評,通過網絡自評、上下級互評、社會評議等環節確定每個網格的綜合得分并公布排名。統籌轄區“雙報到”工作資源,推動37名轄區黨員擔任樓長,開展自我管理和服務。依托培育和引進的各類社會組織推選147名群眾志愿者進網格、進樓棟,網格工作人員和群眾共同作為社會和諧穩定的“順風耳”、“干里眼”,為群眾構建起一張“幸福網”。(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都鎮強 通訊員 許斐 禹志超 報道)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