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任 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發揮應有作用,黨的根基才能牢固,黨才能有戰斗力。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全市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工作開展以來,中陽縣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省、市動員部署會議精神,緊扣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提升基層組織力為重點,抓黨建,建制度,促基層,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高揚黨的旗幟,在發力高質量、提升首位度、建設 “五彩”中陽的征途上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奮力書寫新時代答卷。
堅持高位推動
織牢嚴密組織體系
初心踐使命,砥礪啟新程。中陽縣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引導全縣基層黨建工作沿著正確方向前進。3月28日召開全縣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全縣各鄉鎮跟進召開專門會議動員部署,做到動員部署全域全員全覆蓋。4月28日召開全縣專項行動推進會,進一步統一思想,深入推進。成立縣級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工作辦公室和專項行動辦公室,下設4個工作組、6個工作專班。依據實際情況,各鄉鎮分別成立鄉鎮執法體制改革及“五辦一站兩中心”規范化運行工作專班、農村集體經濟壯大提質與清化收工作專班、網格規范化治理工作專班、村改居規范化運行工作專班等8個專班,構建健全工作責任體系。成立1個巡回指導組和3個督導組,每月發送督導清單和督導任務,通過實地調研、座談交流等方式,定期了解鄉村兩級工作開展情況,建立“督導、反饋、整改、查驗”四步閉環督導工作清單,推動工作落細落實。按照“有理有據、邊界清晰”原則,依據法律法規、政策文件,編制鄉鎮、村職責清單、任務清單和鄉鎮、村干部崗位職責清單、任務清單、村干部履職行為負面清單“九清單”,為鄉村兩級干部履職立規矩、劃底線。
聚焦強基固本
筑牢堅強戰斗堡壘
強基固本增效,凝心聚力提質。聚力“四力五制十二行動”,中陽縣抓班子帶隊伍,抓制度強落實,扎實推動全域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開展精準培訓,堅持領導帶頭學、全員覆蓋學、圍繞重點學,切實達到以學促思強意識,以思促行提質效的目標。充實鄉鎮力量,配備鄉鎮“一站兩中心”事業副科干部12名,實施“鄉村振興萬人計劃”,今年招聘59名,年內實現89個村(社區)全覆蓋。
強化制度執行,認真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專題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組織生活會等制度;健全完善鄉村兩級制度體系,對現行制度進行修訂、補充、完善和規范。目前,鄉鎮層面整理完善制度81項,村級層面整理完善制度38項。建立縣委定期分析研判制度。縣委月調度、季匯報基層治理工作,分析研判風險隱患,關鍵節點、特殊時期隨時研判。
提升工作質效。精準整頓軟弱渙散村(社區)黨組織,嚴格落實“四個一”整頓措施,限期解決問題。抓好鄉村兩級典型創建。對標對表“五個好”評價體系和村(社區)考核指標體系,全面梳理達標指標清單和問題整改清單“兩清單”,通過清單式管理,不斷提高黨建工作活力。科學精準考核考評。制定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星級化管理制度,嚴格開展初次評星工作,評定星級與報酬待遇掛鉤;制定黨員積分制管理辦法,對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根據工作開展情況賦分,把黨員年度積分作為評定黨員等次的主要依據。
突出作用發揮
提升服務工作水平
引領有作用,服務有溫度,事事暖人心。中陽縣突出黨組織在基層的領導地位,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兩個作用”,為基層治理賦能增效。按照“規模適度、界限清晰、無縫覆蓋”原則,進一步優化網格設置,全縣劃分2425個網格,逐步推進建立網格黨組織,形成“全域黨建、全科網格、全心服務”的全科網格工作格局。開展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到社區“雙報到”。全縣機關黨組織131個、在職黨員2207名,覆蓋城區小區43個,覆蓋率達100%,通過雙向聯系、雙向服務、資源共享等機制,為社區治理提供黨建引領的全方位要素保障強大合力。持續深化基層群眾自治,建立健全“一約四會”制度,推進微自治,促進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健全和完善村(社區)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項公示制度。全面推行村級重大事項嚴格實行“四議兩公開”工作制度。廣泛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點對點”高效對接群眾需求,點單派單精細服務。今年以來,全縣累計搜集整理群眾反映的問題352條,累計組織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320余次,服務群眾達4.5萬余人次,構建多元主體參與共建基層社會共治共享新格局。
壯大村級經濟
夯實鄉村發展基礎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納入縣域經濟發展布局,扎實開展“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提質行動”,確保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質量。堅持把發展村級主導產業與集體經濟統籌謀劃,整合資金、資源、人力等方面力量,探索形成了“集體外包 合作社領辦 農戶分散栽植”的產業引領型、“支部 合作社(企業) 農戶”產業增收型、“支部攜手、互聯互促”產業聯建型、“鄉村建設 產業發展”的農旅融合產業型四種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扎實開展“清化收”工作,截至目前,全縣“清化收”工作共摸排合同總數9958份,規范全縣70.46%合同后村集體總收入為2768.01萬元。制定《中陽縣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獎勵辦法(試行)》,加強對村黨組織書記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考核,增加對發展產業、增加經營性收入的考核權重,縣級配套500萬元,對集體經營性收益有較大幅度增長的,給予一定獎勵。
強化作風建設
推動工作上檔提質
久久為功,方有玉成。開展“強黨建、提能力、轉作風、促發展”作風建設專項行動,以干部作風的大轉變,激勵干部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到“防疫情、穩經濟、保安全”上來,以優良作風保障高質量發展。圍繞“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事事落實到位”的執行力開展大討論,推動全縣黨員干部以解難題答考題,以實干促成效。
在重點工作一線,縣級領導擔任卡點負責人一線開展疫情防控,以上率下,200余名黨員干部值班值守,落實外防輸入各項措施,堅決守好中陽陣地。縣級領導牽頭成立8個省市項目推進專班,踐行“一線工作法”,強力督導、解決問題,全縣116個固定資產項目開工率60%。縣級領導擔任十五個工作專班組長,全面落實教育、醫療等幫扶政策,全力鞏固“兩不愁三保障”脫貧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在城區,圍繞城市治理,出臺了關于物業管理、“村改居”等一批提升城市治理效能的辦法,解決城鄉居民融合度低,社區服務效能不高、覆蓋面小的問題。在農村,圍繞鄉村振興銜接問題,集中出臺一批推進鄉村振興的政策舉措,幫助解決扶貧產業項目、住房和飲水安全、基礎設施建設、群眾生產生活困難1600余個。
在機關事業單位,結合推進“書記互訪”,引導機關事業單位與社區黨組織強化共駐共建,開展互訪交流140余次,認領涉及社會養老、子女上學、社會救助等項目108個。
在國有企業,圍繞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指導國有企業開展“惠民生、聚民心”活動,為轄區住戶修繕院墻3200米,硬化水泥路面3100米,維修水渠2000多延長米,惠及職工群眾150余人。在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選派46個黨建指導員,29名縣級領導深入企業開展320余次活動,出臺助企紓困22條措施。幫助企業解決問題153件次。大力實施市場主體倍增工程,出臺五方面40條政策措施。1-5月份,全縣各類市場主體凈增1297戶。
“五彩”中陽黨旗紅,凝心聚力萬象新。唯實干、苦干,方有為、有位,中陽縣390個“戰斗堡壘”、9000余名“紅色先鋒”必將擔當、創新、突破、提升,展現出想為、敢為、勤為、善為的嶄新風貌,讓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