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 心 提 示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發展的主題,也是農行重慶市分行“蝶變”躍升的基礎。近來,農行重慶市分行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砥礪初心、凝聚力量,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奮力推動全行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農行重慶市分行是中國農業銀行在渝設立的一級分行,現轄41家分支行、472個營業網點、170個自助銀行,布放惠農服務點8332個,服務渠道覆蓋全市所有區縣和行政村。截至2021年3月末,該行發展呈現出融資增量“大”、貸存比例“高”等特點,在“大”與“高”之間,折射出農行重慶市分行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截至2021年3月末,農行重慶市分行人民幣存量貸存比111.36%,創分行成立以來新高;全市金融同業中首家從總行層面出臺支持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工作意見及兩批共21條差異化支持政策;轄內秀山支行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這些亮點凸顯了農行重慶市分行高質量發展的“含金量”。
高質量發展的背后,正是農行重慶市分行加強黨的領導,實現高質量黨建統領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
黨建引領
作為凝聚發展的“壓艙石”
農行重慶市分行高度重視黨建工作。作為重慶“三農”金融的主力軍,農行重慶市分行始終站在“根”和“魂”的高度堅持黨的領導,強化公仆意識、為民情懷,特別是新一屆黨委成立以來,明確了“一抓三促兩實現”工作思路,創新提出“用好四個場景、做到四個牢記”工作方法,明確基層黨支部“四力”提升標準和“4 6”工作要求,著力打造“四強”黨支部,基層堡壘筑得更實,以高質量黨建保障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農行重慶市分行注重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在積極開展學習的同時,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大從服務實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實施“服務升溫工程”、開展承諾踐諾活動等7大方面,細化梳理了29條具體辦實事工作清單,努力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工作新成效,及時有效解決客戶、員工“急難愁盼”問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升溫服務優體驗。農行重慶市分行大力開展“服務升溫工程”,加快數字化轉型,打造智慧網點,創新線上服務場景,豐富線上金融產品,為客戶提供有溫度、人性化、超預期的服務體驗,從而更好地履行金融服務職責,提升服務質效。
金融供血
勇擔實體經濟的“排頭兵”
農行重慶市分行始終將服務實體經濟作為立身之根本,把金融資源主動配置到與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緊密相關的環節,配置到制造業、新興領域、普惠小微、綠色產業等關鍵領域,堅定不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服務重大項目。主動與地方政府部門對接,持續優化“特事特辦”“大事快辦”等機制,基礎設施建設貸款余額845億元,重點支持云開高速、渝黔高速擴能、鄭萬高鐵等項目建設。
服務民營普惠。大力推廣納稅e貸、微捷貸、抵押e貸等線上化普惠信貸產品,創新推出知識價值信用貸、商業價值信用貸等個性化產品,累計投放民營企業貸款398億元,普惠領域貸款余額238億元。
服務綠色發展。全力支持重慶水利、自然生態保護、文旅融合發展與“兩江四岸”治理提升工程,綠色信貸余額223億元,信貸支持覆蓋市內所有5A級景區。
矢志不渝
爭做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作為服務“三農”的國家隊和主力軍,農行重慶市分行始終堅守“面向三農”的定位要求,以“農”為著力點,積極支持鄉村振興戰略,量身定制特色產品,投身鄉村基礎設施、配套設施建設,立志服務好農村百姓,耕好鄉村振興“責任田”。
農行重慶市分行首先明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165”工作思路,即圍繞打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領軍銀行“一大目標”,聚焦糧食安全、鄉村產業、鄉村建設、城鄉融合、農村改革、農村消費升級“六個維度”,做好領導體制、工作體系、發展規劃、政策舉措、考核機制“五個銜接”。在信貸管理、產品創新、風險管理、差異化政策、支持保障機制等十個方面,細化出臺40多條服務鄉村振興和縣域業務發展支持政策,形成一攬子支持政策。
支持鄉村產業發展。持續加大產業鏈上下游龍頭企業信貸投放,截至2021年5月,農產品加工法人貸款余額4.16億元,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余額47.88億元,專業合作社貸款余額2724萬元,縣域旅游貸款余額110億元、穩居金融機構第一。
實施鄉村振興智慧方案。選派幫扶干部覆蓋17個市級重點鄉鎮,共派駐17名工作隊隊員及1名駐村第一書記,堅持“融資、融智、融力”,用腳步丈量民情,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被市委市政府納入市級重點鄉鎮工作隊統一管理。
旗幟鮮明
全力支持雙城經濟圈建設
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黨中央著眼全局和長遠發展作出的戰略部署。農行重慶市分行緊緊圍繞黨中央戰略部署,切實履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把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家戰略作為“一號工程”,制定工作方案和路線圖,全力推動雙城經濟圈建設。
據介紹,農行重慶市分行以市場為導向,積極在融資模式、擔保方式、服務渠道、金融產品、業務流程、管理手段等方面加快協同創新,支持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點項目發展。同時強化系統內外合作,創新租貸聯動、投貸聯動等多元服務模式,增加金融供給和服務渠道,實現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各類主體的精準服務。
比如,對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項目開展“四個一批”專項活動,同時建立“五定機制”,以客戶需求為導向提升項目落地效率。
在服務過程中,重點支持“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集群發展、汽車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轉型,“云聯數算用”數字產業、現代物流產業、文化旅游產業及商貿服務產業做大做強。落地重慶軌道交通集團綠色債券及“碳中和”債、首個川渝高竹新區賬戶、重慶地區首單DFI項目高速公路集團債務融資等。
(文/華凱 鄒俊)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