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張芹洪 黑先東) 今年以來,牟定縣市場監管局探索“智慧監管”模式,將“智慧監管”平臺與零售藥店藥品管理軟件進行數據對接,對零售藥店藥品經營行為進行實時監測,實現了視頻監控、數據查詢、電子處方、遠程審方、含麻登記、效期藥品管理、過期藥品預警、監管巡查八大板塊的功能,解決了零售藥店不憑處方銷售處方藥、執業藥師(藥師)不在崗期間提供藥學技術服務的問題,降低了患者購買使用處方藥的用藥安全風險,公眾用藥安全得到進一步保障。
牟定縣將藥品“智慧監管”平臺建設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內容,充分運用大系統、大數據、大平臺,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方法,推動藥品安全工作智慧監管,守護公眾用藥安全。
“我用手機直接在微問診上掃碼登錄,和遠程醫生進行視頻通話,醫生了解我的病情后,就開了處方,這種網絡平臺比較方便,免去了去醫院排隊的時間,用藥也比較放心、便捷。”徐先生告訴筆者。在牟定縣一心堂門店,市民徐先生正使用微信掃描在線問診,購買處方藥品阿莫西林。只見他用手機一掃二維碼,屏幕便顯示了電子處方和遠程問診平臺產品信息中錄入自己的基本信息和病情情況,遠程醫師在線與他視頻通話確認他的病癥后便開具了電子處方。
據了解,藥品“智慧監管”平臺由企業端和監管端兩部分構成。企業端“一店一碼”,顧客購買處方藥前,通過微信掃碼在線問診生成電子處方并經遠程審方后,藥店方可調配銷售處方藥。監管端“一企一檔”,監管后臺對每一家零售藥店處方藥銷售情況可實時查詢和監測預警。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牟定縣市場監管局將繼續動員全縣零售藥店加入到“智慧監管”系統,成熟一批,推進一批,逐年推進,爭取“十四五”期間實現“智慧監管”全覆蓋。
該縣市場監管局動員全縣零售藥店推廣實施電子處方、遠程審方平臺建設,讓企業花最少的錢、辦最好的事,降低監管部門履職風險,提高社會公眾用藥安全有效。試點實施藥品“智慧監管”,發揮大數據分析預警作用,讓行業潛規則和違法行為無處遁形,倒逼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樹立誠信、守法、規范經營的意識,也為老百姓筑起了藥品安全的防火墻。
截至目前,牟定縣共有49家零售藥店實施了電子處方、遠程審方建設,城區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