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新聞網訊 今年以來,沅陵縣堅持黨建引領、精細服務,不斷創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服務管理模式,按照“建立1個黨群服務中心、組建2個委員會、推行‘三長三星’服務、實施‘四有四安’發展模式、五治五好”的“一二三四五”工作方法,將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6個辦事窗口,實現“一門式”服務。并設群眾工作站,融入志愿服務、積分兌換、電商服務、物業等服務功能,為群眾提供更加貼心的服務。
為加強對太安社區后續幫扶、管理及服務力度,成立太安社區黨總支部委員會,選派副縣級干部擔任黨總支書記。推行“三長三星”服務( 黨小組長、網格長、微網格長;致富帶頭星、服務奉獻星、文明新風星),實施安置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實現搬遷群眾“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中辦”目標。健全安置區網格化管理服務,由安置區黨組織成員擔任網格長,按樓棟劃分黨小組,推選黨小組長或熱心公共服務的群眾任樓棟長(微網格長),營造“守望相助”的鄰里關系。
實施“四有四安”發展模式,即有服務家庭安居、有就業工作安定、有產業收入安穩、有動力生活安心。新建可容納300余名學生的社區公辦幼兒園,滿足搬遷群眾子女就學需求。建立社區衛生健康中心,對重大慢性病患者定期開展上門診斷服務。開通社區公交,保障居民出行。采取“管委會 物業公司”管理模式,為搬遷群眾提供暖心服務。引進佳惠超市入駐,方便居民在家門口購物。充分利用社區周邊土地資源,按照戶均30平方米的標準,為搬遷戶劃分“微菜園”。設立關愛基金制度,積極籌措關愛資金。目前,該社區共建成扶貧車間4家,覆蓋安置區勞動力139人。 開展“保姆式”服務,使200多搬遷居民到縣工業園區企業就近就業。統籌開發保潔護綠、治安協管、交通勸導等扶貧特崗和公益性崗位,共有84人受益。
安置社區還積極探索產業發展項目和經營合作模式,因地制宜創辦產業園區基地,成立產業合作社,做到戶戶參與產業發展。建立“黨組織 管委會 合作社”的“三位一體”發展模式,啟動蔬菜、水產、畜禽、茶葉、市場等“五大基地”建設,開辟搬遷戶可持續增收渠道。成立茶葉種植合作社,對搬遷戶按2000元/人的標準安排扶助資金,該縣辰投茶葉公司與1359戶搬遷戶簽訂茶葉產業幫扶協議,實行保底分紅。
(劉純意)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