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田女士的父親住院了,原因是患上了全身多處壓瘡,而父親住院前,剛在長春樂享養老中心住了不到半年,田女士認為是養老院護理沒做到位,造成了父親的褥瘡,而且老人住院至今,養老院方面沒有詢問、探視,也沒有向家屬解釋病因及解決問題。
每月花 8500 元 選全天專人陪護
田女士在美國生活,父親田先生今年 80 多歲了,是原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退休教授,因為老人兒女都不在長春工作,而且老人還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等老年病,去美國前,她考察了幾家養老院,最終決定把老父親送到位于湖濱街的長春樂享養老中心。
去年 6 月 19 日,她把老人送到樂享養老中心,在了解了養老院的照護方式后,她選擇了每月 8500 元的 24 小時專人陪護,并且選擇了單間。
為了了解父親的身體情況,她在去年 6 月 25 日,帶老人去吉大一院進行了身體檢查,在吉林一院的病歷頁上,老人除阿爾茨海默、關節炎等病癥外,在皮膚粘膜方面,色澤、溫濕度指標正常,沒有皮疹、皮下出血、水腫,也沒有其他異常。
檢查后,家人將老人送回樂享養老中心,\”原本以為每個月花 8500 元,能讓老人安享晚年,可沒想到老人身心都沒得到很好的照顧。\”田女士說。
養老院住數月 老人得了褥瘡
把老人送到養老中心后,田女士回到了美國亞特蘭大,在長春,老人的孫女經常到養老中心看望老人。
田女士說,侄女工作很忙,經常到養老中心看望爺爺,后來去養老中心時,護工說老人有皮膚破了,需要抹藥,讓侄女報銷費用,但每次去,都看到爺爺是躺在床上的,沒見過護工用輪椅推老人散步。
去年 12 月 24 日,田女士侄女看望爺爺時發現爺爺臀部有兩處很大的褥瘡在流膿,\”當時老人的情況很嚴重,可養老中心的人沒有將老人的情況及時告訴我們家屬,也沒有及時送老人應診,看到老人那種情況,侄女自己掏錢把老人送到了吉林省醫院進行治療。
田女士出示的老人照片顯示,老人的臀部出現嚴重的褥瘡,深數厘米,瘡口呈黑褐色,在吉林省醫院的病歷中,除老年病外,主要診斷為老人全身多處壓瘡(骶尾部、右側髖部),此外還多了一項營養不良。
事發后護理員趙某已找不到
田女士說,她從美國趕回來發現,父親除了褥瘡外,對陌生男子呈現恐懼,渾身發抖,當陌生男性靠近時,老人會嚇得極力躲避,\”我們認為,在養老中心,護工趙某不具備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沒有及時為老人翻身、擦拭、喂飯,而且可能使用語言或暴力威脅老人。\”
事發后,她多次找到樂享養老中心,詢問趙某的身份證及姓名,想了解一下父親在養老中心的照顧情況,養老院方面一直沒有告知,\”而且父親在養老中心的房間是有監控的,事發后,養老中心一直拒絕提供監控視頻。\”如今,護理員趙某已經不干了,家屬更無從知曉老人在養老院遭到了什么樣的對待。
田女士說,老人在吉林省醫院經過治療花費近 30 萬元,除去醫保報銷費用,個人已承擔 10 余萬元,老人住院已半年有余,樂享養老中心始終沒有詢問、探視,家屬幾次找到養老中心,對方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脫,始終不出面解決問題。
養老中心:暫未回應
8 月 17 日下午,新文化報記者來到長春樂享養老中心,前臺工作人員了解來意后表示這件事正在解決,但這件事只有宮院長知道情況,因為是周六,宮院長不在,在與宮院長溝通后,工作人員將宮院長電話告知記者,隨后記者數次撥打宮院長電話,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隨后,記者將電話留給養老中心前臺,至截稿時,仍未接到養老中心負責人宮院長的電話。
在養老中心與家屬簽的入住協議中,有一頁免責告知書,其中一條包括臥床住養老人基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癥,或患有免疫功能方面的疾病,極易出現皮膚意外、皮膚起泡、難免壓瘡等。告知書稱,工作人員已將上述意外明確告知老人的委托人,非服務不當情況下此意外情況出現,養老中心不承擔賠償責任。
對于此免責條款,田女士及家屬并不認可,\”我們花 8500 元,只住了不到半年,就得了褥瘡,是護工護理不當,這不是免責條款的范圍。\”
朝陽區民政局:建議走法律程序
朝陽區民政局社會福利科相關負責人表示,民政局已接到當事人的投訴,了解這件事,并且和養老中心溝通過,按《吉林省養老機構管理實施辦法》,養老機構與入住老年人或者其代理人發生糾紛,可以協商解決,現在看是協商不了的,當事人也可以向街道的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了的,建議家屬走法律程序。
民政部門現在判斷不了老人的情況是不是護理造成的,也判斷不了養老機構是否違規,而且樂享養老中心的相關手續都是齊全的,如果法院判決養老機構有責任,民政部門可依法院判決對養老中心進行處理。
新文化報記者 趙春剛 文 / 圖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