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周夏林 通訊員 鐘肖蓀
11月1日上午,紹興市人大常委會在紹興諸暨楓橋學院召開《紹興市“楓橋經驗”傳承發展條例》新聞發布會,這是中國首部關于“楓橋經驗”的創制性地方性法規?!督B興市“楓橋經驗”傳承發展條例》的正式施行,也意味著“楓橋經驗”在新時代的傳承與發展獲得了新的動力引擎。
“楓橋經驗”是紹興的一張金名片,為持續擦亮“楓橋經驗”金名片,紹興市切實扛起“楓橋經驗”發源地的使命擔當,不斷創新工作理念、方法和載體,通過立法把“楓橋經驗”這一基層治理經驗上升為普遍的法治規則,總結提煉轉化為社會治理中具有普遍意義的法治模式。
多年來,紹興在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過程中,取得了不少成功經驗與特色亮點,如駐村指導員、民情日記、社區黨建“契約化”共建等?!督B興市“楓橋經驗”傳承發展條例》的實施,將這些在實踐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群眾認可、操作性強的做法上升為法規條文予以固化下來,彰顯了“楓橋經驗”的紹興特色。
與時俱進是“楓橋經驗”彰顯強大生命力的所在。59年來,“楓橋經驗”之所以歷久彌新、富有活力,就是主動適應新的形勢發展需要,不斷地豐富發展“楓橋經驗”新的時代內涵?!督B興市“楓橋經驗”傳承發展條例》明確了傳承發展“楓橋經驗”,應當結合本地歷史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守正創新,與時俱進;規定了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完善工作落實機制,建立基層創新激勵制度;規定了按照數字化發展要求,完善基層社會治理數據歸集共享機制,迭代優化基層智治應用場景,構建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指數指標體系等內容,推動紹興市各地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事制宜,不斷傳承發展“楓橋經驗”,實現“楓橋經驗”與時俱進。
堅持好、傳承好、發展好“楓橋經驗”,也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參與?!督B興市“楓橋經驗”傳承發展條例》還鼓勵、支持、引導公民、法人以及其他組織依法有序參與“楓橋經驗”傳承發展工作,努力讓“楓橋經驗”在新時代大放光彩。
如何豐富載體形式傳承和發展好“楓橋經驗”,條例中也有明確的規定。條例指出,要加強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加強文獻檔案、口述資料收集整理和利用研究,并將“楓橋經驗”納入黨校、干部教育培訓機構主體班次教學計劃,在高等學校、中小學校組織開展傳承發展“楓橋經驗”相關活動,還規定每年11月為“楓橋經驗”宣傳月等,更好地推動“楓橋經驗”傳承發展。
今年11月,是首個“楓橋經驗”宣傳月,今年的主題是“傳承楓橋經驗 點亮善治楓景”。紹興市將組建“楓橋經驗”宣講團,全面開展“楓橋經驗”進機關、進警營、進學校、進村社、進商企活動,并召開第四屆新時代“楓橋經驗”高端峰會等,全力營造全市知“楓橋經驗”、學“楓橋經驗”、用“楓橋經驗”的濃厚氛圍,點亮紹興善治“楓”景,助推高效和諧的善治之城建設。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