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為加快推進重點項目的實施,應急管理窗口創新危化品建設項目審查方式,通過“專家預審 視頻會議”等形式,在滿足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為企業復工復產和經濟發展“保駕護航”。一是開展專家預審。負責審查的工作人員按照項目涉及的風險因素,抽取審查組專家,將項目設計專篇、圖紙、Hazop分析及SIL定級報告、項目介紹PPT等技術資料的電子版提前3天發給審查組專家進行預審,專家出具預審意見后統一反饋給企業和報告編制單位。二是組織視頻會議。召開視頻會議,專家、各級應急管理局的監管人員和企業、報告編制單位相關人員參加,與會人員圍繞專家的意見進行交流討論。通過視頻會議彌補函審方式不能溝通交流的缺陷,使專家能更清楚地了解項目情況,設計單位和企業能更加準確地理解專家的觀點和意見。三是審查內容清單化。制定清單式的項目審查要點,包括危險有害因素辨識、生產工藝安全可靠性、安全設計和對策措施等7大方面24個小點,突出安全風險的關鍵環節,壓實專家的技術審查職責,使審查內容更加全面。項目審查新方式不僅提高了項目審查的專業性,減輕了企業組織現場會議的負擔,還大大縮短了審查環節所需的時間。如浙江巍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年產20000噸二氯甲苯擴產技改項目作為省級推廣微通道反應技術的重點項目,從項目受理到完成審查僅用了3天時間,比線下審查方式提速50%。截至目前,已組織線上審查會21次。
(來源:紹興市人民政府網站) 【投稿、區域合作請私信或發3469887933#qq.com24小時內回復。】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