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我們經常會聽到Web 3這個術語,那么Web 3究竟是什么呢?Web 3與元宇宙、加密貨幣等這些概念之間又有什么聯系呢?本篇文章作者為你解答,講述了有關Web 3的相關內容,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01 我常聽到 Web 3 這個術語,它究竟是什么
Web 3 是一些技術人員為使用去中心化區塊鏈(比如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加密貨幣使用的共享賬本系統)而構想出的新型互聯網。
這個術語已經存在多年,但從去年才開始流行。幫助推廣 Web 3 的投資者帕基·麥考密克(Packy McCormick) 將其定義為“由建造者和用戶擁有、由代幣(Token)提供激勵的新型互聯網”。
根據設想,Web 3 將通過多種形式存在,包括去中心化的社交網絡,用加密代幣獎勵玩家的視頻游戲,以及允許人們買賣數字版文化產品的 NFT 平臺。
理想主義者認為,Web 3 將改變我們所知道的互聯網,它將顛覆傳統,讓人類迎來一個全新的、沒有 “中間人” 的數字經濟。
但批評者表示,Web 3 只不過是對加密貨幣品牌的重塑,其目的是為了擺脫這個行業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束縛,它使人們相信區塊鏈是網絡進化的下一個階段。
還有一些人認為 Web 3 是付費互聯網的一種反烏托式的愿景,互聯網上的每一項活動、每一個社交行為都可以成為可供買賣的金融工具。
02 為什么突然之間這么多人談論 Web 3
這種現象部分是炒作、營銷的結果,同時也是人們 “害怕錯過重大事件” 的心態使然。
但是 Web 3 的繁榮確實也反映了數字加密牛市持續數年后,大量資金、人才和精力涌向這一市場的現象。
風險投資公司在 2021 年向加密相關的項目投入了超過 270 億美元(超過了前 10 年的總和),其中大部分資金都流向了 Web 3 的項目。
一些如 Twitter、Reddit 的大型公司,也已經開始嘗試自己的 Web 3 項目。
這個行業已經成為吸引科技人才的磁石,許多大型科技公司的員工辭去了輕松、穩定的工作,轉而在 Web 3 中尋求財富。
03 我想了解 Web 3,但是你能不能先解釋一下什么是 Web 1 和 Web 2
在傳統說法中,Web 1 是指 1990 年至 2000 年初期的互聯網,這一時期的互聯網由博客、留言板和早期門戶網站組成。
人們在 Web 1 上大部分時刻是閱讀靜態的網頁,而且大部分網絡是使用 HTTP、SMTP 和 FTP 等“開放協議”構建的(不要擔心這些術語什么,只要知道開放協議是不屬于一家公司的網絡基礎設施,開放協議的概念將在幾句話后重新出現 )。
Web 2 階段在 2005 年左右開始。這一時期開始出現 Facebook、Twitter 和 YouTube 等社交媒體巨頭。
在 Web 2 時代,人們開始創建和發布自己的內容,積極參與互聯網,而非被動閱讀已經發布的內容。但是在互聯網上的大部分活動都由大公司組織、變現,而且這些公司也保留了大部分的資金和控制權。
Web 3 將使用分散的社區運行網絡、開放的協議代替這種集中的企業平臺。簡言之,它將 Web 1 的開放和 Web 2 的公眾參與這兩個特點結合在一起。
加密投資人李津和作家凱蒂·帕羅特 (Katie Parrott) 這樣描繪了 Web 3 的愿景:“如果說前互聯網(Web 1)時代有利于出版商,Web 2 時代有利于大平臺,那么下一個創新時代(Web 3)就是要傾斜權利,將所有權還給用戶和創作者”。
04 這聽起來雖然令人興奮,但還是太籠統了,Web 3 的支持者要如何建設這種新型互聯網呢
Web 3 的支持者認為,基于區塊鏈的新型互聯網將會用多種方式改進當前的互聯網。
首先,Web 3 的平臺可以為創作者和用戶提供一種將他們的活動和貢獻 “變現” 的方式,這是當下的大平臺們所沒有的特點。
舉個例子,今天的 Facebook 是通過匯總用戶數據、有針對性地銷售廣告來盈利。Facebook 的 Web 3 版本將允許用戶將自己的數據 “變現”,甚至可以從其他用戶那里獲得啟示,發布有趣的內容。
Web 3 下的 Spotify 可以讓粉絲購買剛剛展露頭腳的藝術家的 “股份”,成為他們的贊助人,以換取一定比例的流媒體版稅。Web 3 的 Uber 的權利歸司機所有。
彭博專欄作家馬特·萊文(Matt Levine)這樣說:“Web 3 的其中一個基本前提是每個產品同時都是一個投資機會”。
其次,Web 3 的支持者認為,Web 3 的平臺可以以一種 Web 2 所缺乏的民主的方式管理。像 Facebook 和 Twitter 這樣的互聯網,巨頭本質上是專制的系統,它們可以讀取用戶姓名、封禁賬戶,隨心所欲地改變規則。而基于區塊鏈的社交網絡可以將這些決定委托給用戶,用戶可以投票決定如何處理它們。
第三,與 Web 2 相比,Web 3 對基于廣告的商業模式的依賴性更少。因此,人們將擁有更多的隱私,跟蹤他們并投放針對性廣告的現象會更少,收集個人信息的大公司也會更少。
當然,這只是 Web 3 一個高度理想化的版本,它是由 Web 3 成型后可以獲得經濟利益的人構想出來的。現實可能會有所不同。
05 當下有沒有基于 Web 3 而出現的 APP
有的。一個經常被引用的例子是 Axie Infinity,這是一款由越南游戲工作室 Sky Mavis 開發的視頻游戲,它使用 NFT 和加密貨幣來獎勵玩家推進游戲,玩家在游戲結束后可以將加密貨幣兌換成真金白銀。
在游戲中,玩家可以 “培育” 一個名為 Axies 的角色,并控制這個角色與其他玩家戰斗。他們可以以 NFT 的形式收集虛擬土地,并賺取一種名為 Smooth Love Potion 或 SLP 的數字貨幣,這種數字貨幣可以在加密貨幣交易所使用。
Axie Infinity 已經吸引了數百萬玩家,其中包括許多以玩游戲為生的菲律賓人。但是加密貨幣極其不穩定,如果它的價值下跌,玩家就會虧錢。
06 這聽起來像是賭博
是的,但是博彩業是一個成功的行業,不是嗎?而且很多支持 Web 3 的人會解釋,你都花了幾個小時玩電子游戲了,你至少得有機會為此獲得一些報酬。
07 有沒有什么其他 APP 幫我了解 Web 3
我一直認為 Helium 是 Web 3 的優秀實例,它展示了它與之前技術的不同之處。
Helium 基本上是一個由加密驅動的眾包無線網絡。人們可以通過注冊,將自己的家庭或辦公室的 WiFi 與 Helium 網絡共享。
作為交換,當附近的設備使用他們的寬帶時,他們就會獲得 Helium 代幣作為獎勵。當他們的熱點被使用得越頻繁,獲得的代幣就越多。
Helium 網絡如今擁有超過 50 萬個活躍熱點,其中許多為停車計時器和電動滑板車等聯網設備提供網絡。
你可以通過挨家挨戶說服鄰居,讓他們分享熱點,從而搭建一個非加密版本的互聯網帶寬。或者你也可以像大型電信公司一樣耗費數十億美元建立自己的網絡。
但是,Helium 能夠在沒有巨額前期成本的情況下建立一個類似的網絡,它用過獎勵加密貨幣來鼓勵人們分享熱點,不斷擴張網絡的覆蓋范圍。
08 所以 Web 3 的一部分吸引力在于激勵人們去做他們本來不會做的事情,比如玩網游或者和陌生人分享 WiFi
是的,部分吸引力在于此。但是 Web 3 的倡導者認為這些例子只是一個開端。
目前一些深入的理論認為,Web 3 有可能成為新的貨幣化社會的支柱。“在不久的將來,Web 3 將涵蓋我們的金融機構、社交互動、個人身份等等”。 加密貨幣投資者里奧·梅西卡 (Lior Messika) 最近公開表示。
關于 Web 3,有很多 “去中心化身份” 的討論。這個概念認為,在未來,我們所有的活動和我們參與過的項目都會在區塊鏈上被記載,形成一套永久的榮譽評分記錄。
它的本質是將我們的互聯網生活永久記錄下來,其他人也可以查看這些記錄,甚至以此確定是否要雇傭一個人、或者委托這個人完成某些任務。
09 聽起來真可怕,《黑鏡》就有一集是在描述這樣的社會,對吧
是的,而且 Web 3 里的記錄是永久性的。外加上 Web 3 對不穩定的加密貨幣高度依賴,這些因素也是 Web 3 遭到反對的部分原因。
例如,作家兼技術專家羅賓·斯隆 (Robin Sloan) 寫道,刪除內容的能力(用他的話來說是“一種基本上與 Web3 對立的操作”)實際上是一種理想的、提升互聯網質量的方法。
10 大家對 Web 3 還有什么反對意見
還有一些懷疑論者認為,Web 3 從技術角度講沒有什么意義。
他們指出,區塊鏈比標準數據庫慢得多,處理能力也更差,而且當今最流行的區塊鏈甚至無法處理 Uber、Facebook 或 YouTube 一天的數據量。
他們認為,為了使 Web 3 服務的性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就必須在它們之上構建集中式服務,而這就違背了 Web 3 的初衷。
也有人認為,Web 3 實際上是富有的投資者的空口承諾。他們試圖抹去現有的中心化服務,打造一種去中心化服務,但實際上只是希望自己而不是其他人成為中間商。
11 這就是杰克·多爾西 (Jack Dorsey) 在 Twitter 上與人爭吵的原因嗎
是的,前 Twitter 首席執行官多爾西是比特幣的忠實粉絲,他認為比特幣將取代美元,為世界帶來和平。
而且,和很多比特幣的粉絲一樣,他對其他加密貨幣持懷疑態度,包括以太坊(這是大多數 Web 3 生態系統運行的區塊鏈)。
在 12 月左右,他發布了一系列推文批評 Web 3,稱它 “最終是一個帶有不同標簽的中心化實體”。
他還點名批評著名的風險投資公司安德森-霍洛維茨(即 Andreessen Horowitz,這家風險公司大量投資了 Web 3 相關的項目),暗示 Web 3 最終是從用戶手中再次奪取控制權,而將其交移到富有的投資者和中心化的技術平臺手中。
12 監管機構目前對 Web 3 是什么看法
監管機構目前對 Web 3 沒有太多反饋,雖然這個話題最近確實在美國國安會的聽證會上被提到過。
但是,一旦監管機構真的開始認真關注這件事,該行業就可能會遇到很大的阻礙。
一個潛在的問題是,許多 Web 3 相關的應用程序和至關重要的加密代幣都處在美國監管的灰色地帶。
包括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加里·根斯勒 (Gary Gensler) 在內的一些監管機構人員認為,許多代幣是未注冊的證券,提供代幣的平臺應遵守與發行股票和債券的公司相同的規則。
但加密貨幣公司反駁說,代幣應該是一種全新的資產,不受現有證券法的約束。目前我們尚不清楚誰會贏得這場爭論。如果美國最終要求 Web 3 的初創公司將代幣視為證券,不少公司將會因此關閉、更換產品或者轉移到別的國家。
13 Web 3 和元宇宙又是什么關系
如果你一直在關注元宇宙的話,就會知道這是一個用于描述沉浸式數字世界的術語,在這個宇宙中,用戶可以社交、玩游戲、參加會議或者做其他活動。這就是馬克·扎克伯格將 Facebook 改名為 Meta 時描述的愿景。
一些 Web 3 支持者認為,Web 3 是元宇宙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允許用戶創造出不受單個公司的規則束縛的世界。
元宇宙中的各類對象可能也是加密的。舉個例子,你在元宇宙中的房屋可能與加密貨幣息息相關,那所房子的抵押貸款可能會被打包成證券代幣,放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出售。
14 好吧,現在我已經暈頭轉向了
沒關系。說實話,上面這些概念大部分都是純理論的,相關的研究還在繼續,你也有充足的時間學習這些概念。
現在,你只需要知道這樣一個事實:Web 3 將是你在接下來幾年里反復聽到的一個詞,因為人們一定會試圖去探索加密貨幣愛好者創造出來的新體驗、新平臺,并且由此找到賺錢的機會。
譯者:Michiko,神譯局,36氪旗下翻譯團隊;
原文鏈接:https://www.36kr.com/p/1772098903931137
本文由 @神譯局 授權發布于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