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城網
本報訊(記者王日成 通訊員辛健偉)2020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達成中期目標的收官之年,保定市將繼續加強與北京和雄安新區的溝通對接,扎實做好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服務雄安新區建設工作,實現與雄安新區錯位、融合、一體化發展,努力開創新時代推動京津保地區率先聯動發展新局面。
推進京保精準深度對接
繼續加強與國家部委、北京市直部門及地方政府的對接。瞄準北京重點企業,積極開展精準深度對接。按照“北京疏解,保定承接”“雄安引領,保定支撐”“深圳北上,保定落地”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模式,深入對接北京央企、國企和大型民企。
繼續鞏固與中建材集團、中國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中船重工、國機集團、中電科集團等央企的對接合作,謀劃項目合作新進展;不斷深化與京投公司、北控集團、北京國資公司、北科建集團等國企的對接,發揮國有資本的引領和支撐作用,推進傳統產業領域升級改造;聚焦培育新動能,突出保定市產業鏈上的重要環節,積極對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長的民營企業集團;深化公共服務領域合作,引導京津優質教育、醫療資源與保定市開展跨區域合作,向保定市轉移布局,切實提升公共服務一體化水平。
同時,加強與雄安新區產業聯動,打造產業協同協作格局。圍繞雙方構建區域上下游完整產業鏈,進一步加強兩地的日常互訪對接,定期開展對接活動,推動開展實質性合作;結合兩地不同的產業定位,調整和優化區域產業布局,與雄安新區共同探索創建“總部與研發在雄安、中試與生產在保定”的區域產業聯動發展新模式,重點承接央企的科技成果轉化。
打造聚集型特色園區
積極打造一批具有代表性、產業定位清晰且聚集效應明顯的新型特色園區。認真貫徹落實《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臺建設的意見》,圍繞“2 4 N”格局和雄安新區產業定位,統籌整合全市優勢產業資源,重點推進產業基礎較好、發展成熟度較高的功能園區建設,吸引優質產業項目,打造精品特色園區,與京津和雄安新區實現互補錯位發展。
一方面,依托各縣(市、區)產業基礎、區位條件和資源優勢,科學選擇2至3個主導產業作為主攻方向,抓好對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的扶持培育和招商引資工作,帶動和促進上下游企業的聚集與產業鏈的延伸,形成特色經濟,實現錯位化發展、差異化競爭。另一方面,以優勢企業、重大項目和重點產品為龍頭,積極引導同類企業向特定優勢園區集聚,積極發展上下游關聯產業、配套產業和支撐產業,并在空間布局上相互銜接,形成按產業鏈縱向分工和相關產業橫向聚集的專業化特色產業園區和產業密集帶。
推動京津合作項目落地
加強項目管理,推進與京津合作項目落實落地。進一步加大對接京津合作項目督導力度,完善管理機制,加強科學引導,明確項目責任主體,完善項目管理機制,破解項目建設中存在的瓶頸問題,促進在談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落地、落地項目早生產。
扎實做好保定朝陽產業園、高碑店市海淀國投中關村軟件產業園等一批項目前期工作;著力推進保定·中關村創新產業園、保定金融產業園項目等一批簽約項目盡快開工建設;積極推動京津冀城市生活智慧港項目、新發地二期、京車滿城造車基地、同光半導體晶體材料檢測平臺等一批在建項目加快建設,保障保定市與京津合作重大產業項目引得進、落得下、能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