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濰坊市大數據局組織專家驗收會,對濰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承建的濰坊市“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項目進行了項目驗收。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本項目符合建設要求,達到驗收標準,同意通過項目驗收。
濰坊市“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建設內容,包括多規合一成果共享系統、多規合一綜合臺賬系統、項目策劃生成系統、統一運維管理系統、系統對接以及全市推廣實施,最終通過建立全市統一、共享共用的“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形成了一套數據標準、一個綜合數據庫以及一個應用平臺。項目開展了濰坊市17個縣市區的統籌組織推廣實施工作,實現了包括項目生成以及區縣各類規劃成果入庫匯集,并與濰坊市和山東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進行了無縫對接,實現了多部門間信息共享、多規成果互聯互通,有效縮短了項目策劃生成時間,有力支撐了“一張藍圖”統籌項目實施落地。
項目成果覆蓋了濰坊市直相關部門及各縣市區相關部門(共221個部門,221 用戶),截至目前系統已有258個項目納入平臺儲備庫,其中141個項目完成策劃生成并進入實施庫,為濰坊市壓縮審批時限、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重要舉措和必要保障。在濰坊市“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的基礎上,通過發布政務公開版一張圖,讓數據不再存儲在一個單位、一個部門,滿足了10余個平行部門的使用,做到了數據成果由全市各部門共享利用。
平臺從“查、用、管”三個維度助力工建審批改革。
1、“查”:統一空間坐標,匯集空間數據,實現共建共享
基于多規成果數據、部門規劃數據、基礎地理數據及其他類數據資源,建成了“一張底圖”,統一空間數據坐標、標準、格式,建設統一的綜合地理空間數據庫,制訂數據更新保障機制,將三區三線范圍線、城市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等納入統一管理,從而達到以空間戰略規劃為引領的城市統一空間信息,實現覆蓋全市的“一張藍圖”。
2、“用”:輔助項目決策,前置審批清單,加速項目落地
通過平臺的“輔助選址”、“項目合規性審查”、“事項篩選”等功能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平臺實現對接。在項目策劃前,自動推薦地塊;項目落地時,在線生成合規檢測報告,縮短選址周期,解決項目前期難題。各部門在線協同辦公,先行篩選審批清單以確定技術性指標和建設條件,為項目審批提供“清單式”指南。
3、“管”:確定部門職責,完善工作機制,操作實時監控
明確了項目前期策劃生成及管理的適用范圍,確定了發展改革、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的具體職責,形成了項目前期策劃生成的工作機制。保障項目入庫后,能及時審核、反饋意見,確保濰坊市“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內審核暢通高效。依托平臺的運維管理系統,運維管理人員可以對不同角色用戶實行分級管理,賦予不同權限,以簡單的操作實現系統使用情況的實時監控。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