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紹興市越城區委巡察機構的會議室內,一場巡察業務專家座談會正在舉行。“經過前幾輪的巡察,我們發現落實巡察整改不嚴不實,邊改邊犯、改了又犯的問題仍然存在,希望大家發揮自身優勢,多提專業、客觀、公平、公正的整改意見,推動巡察工作靶向施治。”越城區委巡察辦主任說。
在基層巡察過程中,針對資產管理、征地拆遷、工程招投標等專業性較強的領域,專業部門參與度不強,巡察整改的質效不夠明顯等問題,近年來,越城區探索巡察監督“4+N”機制,聚力組織、宣傳、政法、信訪、審計等部門協作力量,推動巡察、紀律、監察、派駐四項監督貫通融合,形成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監督體系。
巡前信息共享
精準研判問題導向
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是巡視巡察工作的生命線。“巡察如果‘前半篇文章’沒做實,既影響巡察效率,更影響巡察質量,只有做深做實巡前‘功課’,有的放矢開展巡察,才能提升巡察質效。”越城區委巡察辦負責人說道。
如何精準有效發現問題?在巡察進駐前,越城區級相關協助部門按巡察要求,及時完整提供被巡察黨組織近5年來的政治生態狀況、“四風”方面突出問題、信訪舉報、干部日常管理監督、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等內容。巡察機構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對涉及被巡察黨組織落實區委、區政府年度重點工作進展情況,以及征地拆遷相關歷史遺留問題、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重點信訪等,進行綜合研判分析,確定被巡察單位巡察重點。
3月23日下午,越城區委第二巡察組進駐塔山街道巡察,與巡察組一同進駐的還有區審計局派出的審計組。此次采取“巡審聯動”新模式,巡察組與審計組聯合編組、統一辦公、統一管理,進一步推動巡察監督與審計監督貫通融合,也減輕了被巡審單位的迎檢負擔。
“巡察組充分發揮黨建、個別談話等權威性優勢,審計組發揮財務、工程、取證等專業性優勢,雙方互通工作信息、分享疑點線索,切實發揮‘1+1>2’的融合監督效果。”越城區委第二巡察組有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以來,已有1個鎮街、3個部門進行巡審聯動,發現、分析研判共性問題、重點敏感問題8個。
巡中快查快辦
專班進駐全流程處置
明確了巡察重點后,如何充實巡察力量,提高巡察質效被提上了日程。
“這是審計組協助配合的調查資料,現移交給你們。”這是越城區委巡察組與區審計部門“巡審紀”對接時的一個畫面。
為破解巡察力量薄弱、巡察干部專業水平相對不足的問題,越城區探索巡察監督新模式,組建問題線索核查專班,著力構建“巡察+審計+紀檢”三位一體聯動監督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情況熟、業務專的優勢,“一條龍”參與監督檢查、巡察和審計全過程,促使干部成為“巡審紀”業務的“專家”和熟悉各方情況的“雜家”。
2022年5月,越城區委第二巡察組進駐富盛鎮開展駐點巡察,在延伸巡察倪家溇村期間,捕捉到一條村干部涉嫌在養老保險辦理中優親厚友的重要信息。經協調,區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審計組迅速進駐倪家溇村對養老保險賬目進行審計清算。區委巡察辦和區審計局分別按程序報經審批后,將相關問題線索移交至區紀委監委。隨著“紀巡審”聯動工作的進一步深入,涉嫌違紀違規的事實逐漸浮出水面,相關責任人被嚴肅處理。
對巡察過程中發現的征地、拆遷等專業性較強的問題,由區委巡察辦牽頭,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對問題進行準確把脈定性。對較復雜問題,按程序轉交給相關職能部門,由職能部門在5個工作日提出處理意見。
既查巡察發現問題本身,又查被巡察單位長期存在突出問題背后的相關領導責任。越城區還創新“一巡雙查”機制,緊盯“關鍵少數”。
近日,越城區第三巡察組在仔細翻閱區生態環境分局的行政處罰案件卷宗后發現,因工作人員疏忽大意,錯將普通處罰案件的法制審核表誤用成了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表。這種現象還在2020年10月至12月的20個普通處罰案件中發生。
“從表面上看是‘小問題’, 但能通過層層審核,經辦人、分管領導和法制科長都簽字同意,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反映的是工作人員工作作風不實、思想麻痹、疏忽大意、不負責任的‘大問題’。”越城區委第三巡察組組長葛亮說。隨后,該組立即將問題形成清單,督促越城區生態環境分局立行立改。
巡后專業治理
整改問題量化評估銷號
發現問題不整改比不巡察的效果還壞。越城區持續做深巡察“后半篇文章”,建立整改銷號集體會商工作機制,引入專業部門審核整改情況,推動健全巡察責任體系,努力實現巡察一地,整改一片、治理全域的綜合效果。
“我們巡察發現幾個村社在提供工程材料時拖拖拉拉,工程合同資料填寫混亂、資料缺失,問題整改進度緩慢,能否請巡察專家庫里面的工程管理專家來‘把把脈’。”近日,收到越城區委第二巡察組的支援請求后,區委巡察機構立即發函協調專家庫成員中的工程管理業務骨干赴巡察駐點開展協助檢查。
紹興市越城區巡察監督“4 n”成員單位聯席會議。葛昆 攝
巡察組所指的專家庫正是越城區創新建立的巡察聚才機制。除了向紀檢、組織、審計、財政等多部門函請推薦專家入庫外,還對已退職的領導干部等群體摸底篩選、直推入庫,建立巡察協理員隊伍。
巡察專家庫要建好,更要用好。通過專業授課、日常溝通、機動支援、集中研判、邀請列席等方式,越城區委巡察機構邀請相關專家深度參與巡后整改疑難“堵點”會商,為巡察工作提供專業支持。
巡察整改要見底見效,離不開持續跟蹤問效,如果把巡察當作“體檢”,那么成效評估就是“復檢”。越城區強化對巡察反饋問題整改進展情況進行量化評價,圍繞整改主體責任落實、整改任務落實、成效滿意度、整改創新亮點等4個方面,以百分制量化,明確賦分細則、扣分標準、評估等次。著力發現敷衍整改、虛假整改等突出問題,確保巡察反饋問題條條改到位、件件有著落。目前,已對今年以來巡察反饋的136個問題督促各單位逐個落實整改并開展量化評價。
專家點評
以系統觀念推動監督體系高效運轉
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專責機關,著力推動紀律監督、監察監督、派駐監督、巡視監督的統籌銜接、貫通融合,是實現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推動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的必然要求。紹興市越城區紀委監委以系統觀念構建“4+N”聯動機制,強化多種監督貫通協同,多個部門力量協同,以強有力的黨內監督推動基層治理能力的提高。系統化觀念不僅體現在監督體系的構建中,還體現在巡察制度的執行中。具體表現為巡前、巡中、巡后的閉環制度設計以及不同環節側重點的精準把握上,比如巡前通過信息共享,著力精準發現問題,巡中著力于多方合力解決問題,巡后著力于問題整改效果的評估等。這種探索對于紀檢監察機關做實專責監督,搭建監督平臺,織密監督網絡,協助黨委推動監督體系高效運轉無疑是有益的。(浙江大學廉政研究中心副主任、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傅夏仙)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