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監管信息系統主要完成檢測機構資質、檢測人員、檢測設備的備案,信用評價落實;完成對檢測機構在線情況、上傳數據及時性和數據修改等行為的監管;實現見證取樣、工程備案以及現場檢測計劃的申報;完成檢測數據的匯總和數據分析工作。對檢測結果,尤其是不合格數據進行跟蹤處理,無縫對接混凝土質量跟蹤系統和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系統,更好地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檢測監管機構、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工程建設單位、工程監理企業、施工單位、檢測機構以及社會公眾服務。
此外,建設工程質量檢測監管信息系統與工程質量檢測機構管理系統相結合,采用B/S架構,實現了對工程質量檢測數據和報告的在線實時監管,具有自動采集、實時上傳、自動識別、多種對比、分類歸檔等功能。這樣有助于主管部門提高監管效率,規范建設工程檢測市場,提高檢測結果的科學性、公正性和準確性,為工程建筑質量監督提供有力支撐。系統包括機構登記、機構查詢、報告登記、數據監管、數據查詢、實時監控、檢測數據管理、系統管理等功能模塊。
系統目標
1、推進檢測監管信息化、標準化工作,把對檢測機構資質的監管延伸到對實時檢測數據、檢測行為的監管。
2、實現檢測數據實時上傳和比對監管,檢測報告的在線監管和電子標記,確保檢測的科學性、真實性和公正性,同時提高檢測監管效率和精細化水平。
3、建立基于檢測監管網的檢測單位誠信評價體系,實現對檢測單位、檢測行為的規范化管理,以技術手段強化市場準入管理,提供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依據。
4、采用信息化手段和技術,搭設主管部門、檢測機構相互聯通的互聯網工作平臺,規范檢測數據及監管信息的提取、采集、傳輸。
應用效果
1、提高監管水平和效率:主管部門能夠及時、全面地掌握相關檢測數據,為判斷工程項目的質量狀況和解決質量問題提供了可靠依據,提高工程質量監管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
2、規范檢測單位的質量行為:有助于加大對工程建設各責任主體質量行為的監管力度,強化工程實體質量監管的科學性和實效性,規范建設工程檢測市場。
3、提高工程質量評判的科學性、公正性、準確性:通過本監管系統的應用,顯著提高了檢測結果的科學性、公正性和準確性,從而為工程質量的判定提供了更加及時、準確的依據,提供了檢測結果評判工程質量的重要依據。
4、提高工程檢測管理及統計分析的技術水平:系統將海量的工程檢測技術資料進行了統一規范的電子化管理,實現對檢測信息的自動化比對、統計和分析,為監督管理水平提升和建設各方的運營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