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推行的‘四色工作法’真的好。現在每到放學時間,總能看到穿著‘衡陽群眾’馬甲的志愿者在引導交通。學校門口沒有了以前的擁擠,周邊交通秩序好了很多……”近日,家住湖南省衡陽市石鼓區演武坪社區的張先生在接送小孩放學時,告訴記者他對社區近兩年變化的感受。
坐落于衡陽老城區的演武坪社區建于上世紀80年代,是一個開放式老舊小區,社情民意較為復雜,管理難度大。“近年來,為推進社區治理,我們創立了‘四色工作法’,效果不錯。2018年,我們社區的‘四色工作法’還被民政部辦公廳列入100個全國優秀社區工作法。”演武坪社區黨總支書記肖雅芝為此感到自豪。
紅色:黨建引領打造平安社區
“以前沒有路燈,走在路上總覺得不安全,小區里偶爾還會有小偷‘光顧’。從2016年開始發生了變化。社區裝了路燈,志愿巡邏隊每晚在樓棟間走來走去,‘防火防盜,請注意安全’的喇叭聲聽著讓人覺得很安心。現在大家變得喜歡走出家門了,晚上一起到曾國藩文化廣場乘涼,聊天,感覺很幸福,小區很有正能量。”社區老黨員楊昌旭回憶起以前的情景,對比現在,感慨頗多。
為更好地服務群眾,促進平安社區建設,演武坪社區將所有黨支部的辦公地點放在了居民小區,把組織觸角延伸到小區院落的“神經末梢”,形成了“黨總支建在社區,支部建在企業和小區,黨小組建在院落,黨員作用發揮在樓棟”的組織體系。在社區黨總支的牽頭下,演武坪社區還組建起“衡陽群眾”女子志愿者隊伍,共吸引68名女黨員志愿者加入,年齡最大的76歲,最小的20歲。她們每天佩戴紅袖章,手持小喇叭,不間斷地在轄區內義務巡邏,排查安全隱患,提醒居民出門關好門窗,注意用電、用氣安全等。
橙色:暖心服務營造和諧社區
“社區的志愿者就是我的親人。”80多歲的“三無”老人蔣冬枚拿出病歷本跟記者介紹。2015年元旦,他因意外摔倒引發并發癥住院,社區志愿者在醫院里忙來忙去照顧他。病好后,志愿者們還經常上門看望他,給他洗衣、煮飯、搞衛生,陪他嘮嗑解悶。
“做居民最暖的貼心人。”演武坪社區工作人員以不同形式開展各種慰問、關懷活動和暖心服務。2018年5月,社區慈善超市開張營業,得到了居民的大力支持。社區利用愛心超市的利潤幫助3名失學兒童重返校園;幫助5名戒毒人員提升工作技能;還幫助精神抑郁的劉某走出了自閉……社區80多歲的老人徐先銀喜笑顏開,社區工作人員又為他帶來生活用品。身患白血病的尹奕衡不會忘記,社區工作人員為他四處奔走,籌集善款。身患殘疾的倪龍秋已經習慣,社區志愿者每周六來幫他打掃衛生。
以真情換真心。在“橙色”暖心服務的感召下,社區居民積極參與信訪法治、禁毒防毒、掃黑除惡等宣傳活動,逐步把支持社區開展各項工作變成了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綠色:環保先行共享宜居社區
“化糞池又堵了,到處都是污水,臭氣熏天。”家住演武坪49棟的居民王延林叫苦不迭。得到情況后,社區工作人員立即趕到現場查看情況,并通過專業人士查找原因,發現堵塞原因是化糞池管道過細引起的,于是更換了大粗管道,堵塞問題迎刃而解。
演武坪社區有著老社區的毛病,路面相對狹窄,各種基礎設施老化嚴重。社區以滿足居民需求,建設宜居社區為目標,打造“三清三建”升級版,逐漸使社區面貌“脫胎換骨”。近年來,社區共補修更換人行道板磚近750平方米,維修路沿石580米,增設防停車石墩600多個,改造樹圍池224個,增設路燈14盞。并將桑園村菜地建設成為休憩綠園,配置了51個生態停車位、72個劃線停車位和35處停車區域。同時還修繕了社區綠地,打造了曾國藩廣場,建設了廉政文化長廊。如今,演武坪小區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居民生活舒心,因停放車輛、堆放垃圾、晾曬衣物等產生的矛盾也從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消失了。
銀色:自我管理邁向自治社區
“我家排水要經過這根水管,我愿意出錢。”當網格管理員組織維修樓棟水管時,居民張晰非常支持。最后,受益居民集體籌資兩萬多元更換了有問題的水管。
“居民才是社區的主體。我們不斷激發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管理的積極性,讓社區居民的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演武坪社區主任尹雪陽告訴記者,演武坪社區老年人占比較大,社區因地制宜,成立了由老年人為主體的社區議事會、社區居民代表大會、社區監事會、社區理事會機構,統稱為“銀色居民自治”組織。
社區重大事項通過“四會四議”形式決策和實施,近年來,共研究實施事項50多件。愛心幫扶、就業培訓、治安聯防、居家養老、禁毒志愿媽媽隊、助殘幫困、矛盾糾紛調解維權站等各類社會組織相繼成立。曾國藩自治小區對小區的停車位進行了重新規劃和調整,對外來車輛進行勸導,對亂停亂放車輛開展整治。熱心居民認領了石墩、桌凳、休閑亭、健身器材等公共設施,主動擔負起了維護社區基本設施的義務。
在演武坪社區,記者看到,“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范社區”“全國科普示范社區”“湖南省城市體育先進社區”“湖南省兩型示范社區”“省級充分就業星級社區”“省文明社區”等獎杯擺滿一面墻。這些獎杯,記錄著一個老社區煥發新生機的變革歷程,承載著居民和上級各部門對社區“四色工作法”的贊譽和肯定,也堅定著社區工作人員孜孜不倦抓業務,不忘初心強服務的決心。
“演武坪社區的‘四色工作法’是衡陽市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們以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機制為主要抓手,著力構建基層善治新格局。2016年衡陽市187個鄉鎮設立了政法委員職務,全力支持和保障村(社區)探索基層綜治維穩工作新路徑,真正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對此,衡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鄧柯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記者 阮占江 通訊員 蔣賽)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