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2014年10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指出,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必須樹立正確政績觀,堅持從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大局看問題,把抓好黨建作為最大的政績。
【摘要】蚌埠是淮河流域一所新興工業城市,是正在建設中的皖北和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現擁有人口160萬人,登記在冊非公企業3600余家,社會組織900余家,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1700余個、黨員15000余人。隨著城市體量的不斷擴大、黨組織和黨員數的不斷增多,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存在著“管理體系不順、兩個覆蓋不廣、行業特色不明顯”等難點問題。
蚌埠市委組織部、市委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工委敏銳而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從2018年初,借鑒山東臨沂經驗,推進帶有本市特色行業抓非公黨建工作,目前已經形成了“1 14 N”三級抓非公黨建的架構體系,采取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區域兜底的管理模式,強化了重要行業部門黨委(黨組)抓黨建的責任,最大化黨委(黨組)抓好黨建這個“最大政績”。
【關鍵詞】最大政績 非公黨建 行業部門 黨建綜合體
走進蚌埠市委組織部,市委組織部、市委非公工委、蚌埠市公務員局三個牌子分外醒目,從門口向左拐,部長辦公室的正對面就是市委非公工委辦公室。市委組織部分管組織的副部長任市委非公工委書記。在這里,一部電話直接連接著22名市委非公工委委員辦公室、9家縣區委非公工委書記及辦事機構、6家省級以上園區非公綜合黨委、16家市委非公工委直屬單位黨委、14家(網信、工商聯、民政、稅務、司法、財政等14家黨和政府部門)市級行業黨委(總支)辦公室。這14家行業黨委推進黨建與業務工作有效融合,細化責任到責任科室,將黨建與與業務同步推進,加強對行業內企業和社會組織的管理,有效解決了黨和政府機構改革后市委非公工委不實體化運作且人員力量減弱的現實問題,分擔了市委非公工委以及22位委員和3名辦事機構工作人員幾乎無法完成的大量工作。行業黨委(黨組)分塊連接著全市1700余家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構成以行業綜合黨委為頂點的小扇形。全市14個這樣的小扇形繪制出以市委組織部(市委非公工委)為圓心的同心圓。以黨建帶群團建設,以同心圓立體垂直到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每位成員,形成了黨建工作全覆蓋,組成了“1 14 N”行業領域抓非公黨建綜合體。
“1 14 N”行業領域抓非公黨建綜合體從無到有、從有到優,覆蓋全市、引領全省,走出了一條市委領導、分塊管理、區域集成式抓黨建的路子。
調研起底,繪就“1 14 N”黨建藍圖
蚌埠市委組織堅持問題導向攻堅破題,2018年初,由市委組織部分管部長帶隊,赴山東臨沂學習考察行業系統黨建和商圈市場黨建工作。
臨沂市從理順縣非公工委機構設置和管理體制入手,成立了行業綜合黨委,明確專門人員負責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
進一步明確黨建工作管理體制、理順黨組織隸屬關系,通過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推動實現主管部門管行業必須管黨建、抓業務必須抓黨建的工作形態。明確工商、民政、稅務等部門職責,將登記年檢與加強黨建工作同步推進。各行業主管部門黨委(黨組)根據本行業和所監管單位實際,成立行業綜合黨委,明確專門人員負責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臨沂視察時指出,“臨沂商貿物流搞得很好,你們的事業大有可為”,在全國行業抓黨建工作首先樹起了標桿。
充分調研座談的基礎上,2018年,我市按照“管行業必須管黨建、抓業務必須抓黨建”原則,制定出臺《關于發揮行業主管部門作用加強和改進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意見》,在全市逐步推行市級重點行業系統抓黨建工作模式。
定點放線,澆筑“1 14”黨建框架
理順管理體系。著眼有利于加強黨的領導、有利于開展黨的活動、有利于黨組織和黨員作用發揮,做到分級負責、條塊結合、區域兜底。黨委組織部門、非公工委負責統籌協調和宏觀指導;機關工委歸口指導機關所屬社會組織和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工作;各行業黨委負責指導各行業黨建工作,直接領導和管理部分行業內規模較大、人員較多、影響力較強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受行業主管部門黨委(黨組)領導和管理,接受同級非公工委指導。鄉鎮、街道成立綜合黨委,對區域內未納入行業黨組織管理的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實行兜底管理。
明確各自職責。各行業黨委研究制定本行業年度黨建工作計劃、制度和措施,研究制定支持和促進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相關政策措施。結合登記注冊、年檢評估等工作,同步做好摸清黨員底數、督促落實黨建工作重點任務、指導推動黨組織組建等工作。非公經濟組織綜合黨委,負責抓好“小個專”黨建工作,做好非公經濟組織黨建數據的統計。社會組織綜合黨委,負責直接登記和脫鉤后的行業協會商會黨建工作,指導全市各部門單位所主管的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司法、財政、教育、衛計、住建等部門行業黨委(總支),領導和指導行業黨建工作。
強化制度保證。把行業黨建工作作為行業主管部門領導班子、領導干部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市、縣區黨委組織部門及非公工委建立行業黨建統籌協調機制,定期召開行業黨建工作會議,研究部署行業系統黨建工作,每半年進行工作督查、通報、調度;行業主管部門黨委(黨組)建立黨建工作例會制度,每年至少召開兩次會議,指導和推動基層黨建工作。立足促進行業主管部門作用發揮、保障行業黨組織有效運轉,制定出臺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宣傳表彰等7項制度,推動行業黨建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添磚加瓦,搭建“14 N”黨建區塊
組建行業黨委。先后召開全市行業抓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動員部署會、推進會,以及律師等重點行業黨建工作會議,印發行業黨建工作要點,推動成立市非公經濟組織綜合黨委、市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市律師行業黨委、市注會行業黨委、市住建行業黨委、市社會辦醫療機構行業黨委、市民辦學校行業黨委、市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行業黨委、市交通運輸行業黨委、市體育社團行業黨委、市科技社團黨委等14個行業(綜合)黨委。各縣區正在同步推進行業(綜合)黨委(總支)成立。
開展摸底排查。行業主管部門黨委(黨組)結合行業管理和業務監管工作,每半年組織開展一次面向全系統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的集中摸底排查,分類建立工作臺賬,做到“五清”。在此基礎上,加強與工商質監(市場監管)、民政、人社部門信息比對審核。對在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組織,有業務主管單位的,由業務主管單位具體負責,并報同級民政部門匯總把關;無業務主管單位的,由其登記審批的民政部門具體負責。對不在民政部門登記的社會組織,由其業務主管單位或登記審批機關具體負責,并報同級黨委非公工委匯總把關。
推進全域覆蓋。堅持“規模以上抓鞏固提高、規模以下抓延伸拓展,有黨員的抓組織覆蓋、無黨員的抓工作覆蓋”的總體思路, 明確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確定每年8月為集中組建攻堅月,持續深入推進“兩個覆蓋”,開展“雙找”活動,組織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在職工中找黨員;組織村、社區黨組織開展流動黨員特別是外出務工黨員找就業單位。推動行業全領域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覆蓋,做到企業有人問,黨員有人管。
精心裝修,形成“1 14 N”黨建布局
抓好結合。把黨建工作與經營管理相結合,推動黨建工作要求進章程,引領行業黨建深度融入生產經營管理、推動事業發展。把黨建活動與行風建設結合,引導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加強行業自律,依法依規誠信經營、公平有序競爭。把黨的建設與業務建設結合,做到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同考評、同獎懲。
建強隊伍。過去行業黨建工作主要由各行業主管部門分管黨建的領導分管、由具體抓黨建的科室負責,存在黨建與業務“兩張皮”現象。現在,明確具體業務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擔任行業黨委(總支)書記,業務職能科室、協會商會秘書處、組織人事、機關黨委等內設機構負責人擔任行業黨委副書記或委員。行業黨委下設辦公室,配備2-3名專兼職工作人員。將行業基層黨務工作者培訓納入全市基層黨建“小郎中”骨干培訓工程,加大向行業企業和社會組織派駐黨建工作指導員力度,并采取“四個一”的推進措施,加強日常管理,促進作用發揮。
創新載體。在持續深入開展“雙強六好”“雙比雙爭”創建活動、扎實開展“三有兩評”工作的基礎上,制定出臺《黨支部主題實踐活動指導意見》,創新“黨建 ”模式,指導行業黨組織突出行業特點,務實設計載體,引領行業黨組織發揮作用。市律師行業黨委開展了爭當“四個表率”活動,推動律師在執業過程中講誠信、守信譽、樹形象;市社會辦醫療機構行業黨委結合醫療行業特點開展“六比六提升”活動,加強行風建設,進一步規范從業人員行為;市注會行業黨委深入開展“質量提升年”主題活動,開展執業宣誓,引領會計師事務所誠信經營、廉潔執業、服務經濟建設。
蚌埠市構建“1 14 N”行業領域抓非公黨建綜合體,將行業領域內非公黨建工作與行業部門抓黨建成效結合起來,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據,作為機關黨組織書記“最大的政績”,進一步強化了重點行業黨委(黨組)抓非公黨建的責任,解決了非公工委抓非公黨建人手下不足、抓手不硬、單打獨斗現象。同時把行業領域與縣區行政區塊相結合,在縣區層面同時推進行業抓黨建模式,并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建兜底管理作用,融入社區黨建的行政功能,進一步夯實了“1 14 N”行業黨建綜合體的根基。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