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近年來,重慶市公安局大渡口區分局人口管理支隊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聚焦“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工作目標,不斷擦亮社區平安底色,提亮群眾幸福成色。
堅持黨建引領
共繪社會治理“同心圓”
社區治理得好不好,關鍵在黨的領導,在基層黨組織,在廣大黨員。分局人口管理支隊開創“1+N”黨建工作模式,充分發揮“穿警服的社區副書記”的黨建優勢,將社區民警作為轄區治安“第一責任人”,整合社區、社工、網格員、志愿者等基層力量,組成30多人的社區黨員智囊團。他們以“亮身份、做表率、當先鋒”的姿態,零距離傾聽呼聲、面對面回應訴求,實現黨群、警民“雙向奔赴”,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
退休職工劉大爺:“樓下廣場舞不再擾民了,黨員志愿者和社區民警的勸導真起作用。”學生家長李女士:“每天接送孩子都能看到民警護學崗,很有安全感?!本用駨埌⒁蹋骸拔覂合眿D是外地的,辦遷戶需要哪些手續哦?”警民懇談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建議意見當面提,急事難事馬上辦,未能現場辦好的會后有專人對接。社區民警鄧水炎介紹,通過接地氣、有生氣的警民懇談會、茶亭議事會、社區壩壩會,把問題解決在群眾家門口,激發了大家支持、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
如今,全區81名“穿警服的社區副書記”活躍在基層一線,統籌整合“老兵驛站”“莎姐”議和廳、微型消防站、人民調解室等單元,打造公安、消防、退伍軍人、社區工作人員等集成辦公的“多合一”社區警務室,凝聚了各方智慧與共識,引導群眾有序參與社區自治,不斷推動基層治理在“一體化”協同推進、“精細化”監督管理、“專業化”服務保障中取得新進展。2023年,躍進村派出所“堰興群眾”獲評全市公安機關首批優秀基層黨建品牌。
堅持風險防范
織密社區安全“防護網”
力量分散、協調困難、職責弱化,是基層治理過程中普遍面臨的問題。分局人口管理支隊充分評估調研轄區實際情況,在原“平安義渡志愿巡邏隊”基礎上,將分散在企事業單位、學校、商圈、小區物管等各個角落的安防力量聚起來、訓起來、用起來,組建成具有大渡口地方特色的“警群聯動最小處置單元”,共同守護轄區平安。
今年4月24日,大渡口茄子溪街道康田棲樾小區附近一餐館門口有人酒后斗毆,正在附近巡邏的4名警群聯動最小處置單元隊員迅速上前勸阻。他們佩戴紅袖章、身著反光背心、手持可視化對講機,對沖突當事人進行先期勸導,為民警抵達現場處置爭取了寶貴時間。
人口管理支隊副支隊長倪紅山介紹,一個小單元雖然只有三四個人,但是機動性強、靈活性高、覆蓋面廣,非常適合重慶的“山城”特色。此外,他們對所有隊員進行了系統化教學培訓,配備了鋼叉、盾牌、防爆頭盔等應急處置裝備,還定期開展實戰對抗演練以提升隊員們對突發事件的發現、自救和處置能力,確保實現“1分鐘自救、3分鐘互救、5分鐘增援到位”,填補了民警現場處置的空窗,有效解決了基層末端處置力量“散、慢、弱”的問題,實現警情處置的“提速升級”。
如今,大渡口最小處置單元已經吸納近1200名群防力量,建成ABC三類229個小組,他們就像布設在社會面的一個個“橋頭堡”,同時與“紅旭水上救援隊”“家長志愿者護學隊”“半島援法議事堂”“堰興群眾”等具有大渡口區情特色的基層自治品牌聯動,不斷提高基層風險隱患源頭治理的精準度,將守護群眾平安的網格織得更密更牢。
堅持源頭治理
打好基層和諧“組合拳”
管好“關鍵小事”是解決基層治理問題的“秘鑰”。近年來,人口管理支隊堅持把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作為基層治理的重要環節,依托“駐所調解”機制,引入“百姓評理+調解說理+審查明理”三理融合的工作理念,最大化提升調解效能。
“不是我不講道理,哪怕他態度稍微誠懇一點,也不會鬧到這里?!薄拔以谧约茵B狗有什么問題?必須要她就砸門一事在小區樓棟群公開賠禮道歉?!币驗殛愊壬覂蓷l狗的犬吠聲影響到鄰居趙女士休息,雙方都覺得自己有理,互不相讓,鬧到了派出所。駐所調解員和“鄰里幫”志愿者分頭調解,講法理,說情理,最終陳先生同意做好降噪措施,并將其中一條狗寄養到鄉下,趙女士也對自己的過激行為道歉。
百佳園社區是大渡口區建勝鎮近年新建成的農轉非安置房社區,許多寵物狗以前是看家護院的田園犬,由于小區養犬管理職能不清、聯動不足、協調不暢,犬吠擾民、犬竄驚人、犬不系繩、流浪犬傷人等問題突出。分局人口管理支隊與區級相關部門在充分征求養犬戶和非養犬戶的意見后,討論制定出百佳園社區《社區養犬規范》和《居民自治公約》,引導犬主簽訂《文明養犬承諾書》,小區“陋習曝光欄”定期曝光居民不文明的養犬行為。同時,由居委會、物業保安、志愿者等群眾自治力量開展常態巡邏,加強無主犬只捕捉收容。
經過整改,百佳園社區的涉犬投訴從2018年的386起下降到2023年的2起,昔日臟亂差的安置房社區如今已是全區“文明示范社區”。2024年,百佳園社區犬只管理經驗被評為全市“優秀楓橋式工作法”,并進行推廣。
堅持民生導向
奏響惠民利民“交響樂”
“春天總會有美好的事情發生,在此我謹代表全校師生家長向貴單位表示由衷感謝。”3月3日,大渡口鈺鑫小學特地向大渡口區公安分局人口管理支隊發來信函。學生家長張女士對此次“身份證辦理進校園”活動也是贊不絕口:“早聽說兒童身份證在出行、報考、安全保障等方面有不少便利,無奈必須要監護人陪同,而且只能在工作日辦理,現在民警專門到校園集中辦理,為幾百名學生和家長節約了寶貴時間,確實是一件便民惠民的好事情。”
社會基層治理做得好不好,不應向墻上看,而要向群眾臉上看。其實,為中小學生集中辦理身份證只是大渡口公安持續深化“放改服”改革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分局人口管理支隊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民呼我為”作為一項重大民生工程,全力打造“身邊辦”“就近辦”“快速辦”民生警務新模式,實現“一站式”為群眾解小憂、幫小忙、惠小利服務。
前不久,家住九宮廟街道創新社區的鐘先生來到社區警務室申領居住證,只用幾分鐘就把證件辦好了。以前辦居住證需要居民提交材料、填報申請,到派出所綜合服務窗口或者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非常不方便。
2023年6月以來,分局人口管理支隊聚焦轄區群眾高頻事項,在全區人口較為集中、群眾辦證需求量較大的10個社區警務室開設高效辦成“一件事”綠色通道,群眾可在社區警務室就近就快申領居住證、暫住證、臨時身份證明等證件。針對老弱病殘孕行動不便,打工族、學生黨時間較少,出國出境急需使用等特殊情況,分局人口管理支隊還聯合其他公安政務服務單位專門開通了“上門辦”“預約辦”“延時辦”“加急辦”服務,盡量讓群眾少跑路、不跑路,從小處著手推動基層治理更精準、更精細、更有溫度。
警心連著民心,服務溫暖民生。人口管理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支隊將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社會治理的引領作用,持續深化公安創新改革,打造警民共建共享的義渡樣板,總結基層善治的義渡經驗,為高水平安全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貢獻公安力量。(文/余安 圖/大渡口區公安分局)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