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工匠”王仕俊,是國網甘肅電力的一名普通電力工人,在平凡的崗位上踏實工作,把對科技創新工作的熱愛當作自己前進的動力,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年華。他還是一名的科技專家,工作15年,他作為第一發明人申報了國內外發明專利260多項,已有180項專利獲得授權。作為一名典型的“85后”,從7年前從事科技創新工作至今,懷著對“科技夢”的不懈追求,帶領團隊助力企業創新攻關。
王仕俊兩項工作法《智能混凝土在輸變電工程基礎接地及監測中感知與智能融合技術工作法》及《極端氣候下季凍區輸變電工程基礎凍融災害防治技術工作法》正式入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首批工匠技法。
據悉,國網公司為深入實施高端人才引領、電力工匠塑造、青年人才托舉“三大工程”,著力打造高素質職工隊伍,為交流、傳承工匠經驗技能,努力培養造就更多電力工匠、高技能人才,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推動工匠身邊再出工匠,組織編寫了《匠藝—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工匠技法》。在工匠技法審核中,國網設備部、營銷部、科技部、數字化部、基建部、產業部、國調中心、特高壓部、水新部派遣專家進行了參與,立足專業提出評審意見。在如此多專業部門專家的評審過程中,事業部能夠入選兩項工作法,充分說明了總部專家對這兩項成果的認可。
《智能混凝土在輸變電工程基礎接地及監測中感知與智能融合技術工作法》針對我國大量地區不良地質造成的輸變電工程接地電阻大且容易發生滑坡、沉降等問題,創新性提出智能混凝土相關技術體系,并將其成果在各電壓等級輸變電工程基礎接地及全壽命周期監測中進行應用。研發制備出力學性能好、耐久性能優、靈敏度高的智能混凝土,在滿足導電性能要求的同時,降低成本,滿足工程生產需要。
《極端氣候下季凍區輸變電工程基礎凍融災害防治技術工作法》針對甘肅河西、四川山嶺和西藏高原地區不同地質和環境條件,提出了一種隔熱地基厚度、隔熱材料選型動態設計方法和一種輕型隔熱保溫材料制備方法,通過選用相應的保溫層厚度與組分配比等方式,明晰了不同地質和環境條件對材料物理力學性質的影響機制,保障了工程設計和施工的經濟性。
勇于創新,攻堅克難展才華
王仕俊立足于解決生產現場遇到的實際問題,持續開展攻關研究,緊抓優勢成果,找準定位,帶頭研發智能混凝土相關成果,該成果著眼于全面提升西北不良地質區域高壓輸變電設施的安全運行水平,通過改善基礎接地電阻、受力損傷健康診斷和遠程實時數字監測,開發出技術先進、適用性強、應用廣泛的智能混凝土技術體系。
其可代替普通混凝土作為輸變電工程設施基礎材料使用,提高雷擊或短路下的電網安全運行水平,降低接地電阻至1Ω左右,降低綜合成本約20-30%;借助層析成像技術監測工程結構局部關鍵點位的受力狀態和損傷演化,實現以新基建為基礎的電力基礎設施和國家重大設施的基礎健康監測;后期開發數字化平臺,配備本地無線模塊實現遠程實時監測,為電力工程設施智能運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在甘肅、西藏、山東等地的10余項輸變電工程進行了調研,使用智能混凝土還能大幅減少土地開挖,降低水土流失和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實現大地和地下水“零污染”。
風華青年正逢其時,激蕩夢想重任在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偉大的時代賦予當代年輕人更多的機遇和挑戰,他們以中流擊水的勁頭和舍我其誰的精氣神,將人生的夢想在更加廣闊的天地中綻放,在未來的路上必將奮進追逐中展現出勇敢奔跑的英姿。
篤行致遠、惟實勵新,在電力高速發展的新時期,繼續秉持“十年磨一劍”的韌勁和“一輩子干好一件事”的執著,深耕在電力基建建設的發展事業中,建功立業、勇攀高峰、兢兢業業、潛心研究,腳踏實地的走向科技強國、技能報國的大路上。
近年來先后榮獲了第21屆“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標兵”、甘肅省“專利發明人獎”“五一勞動獎章”“五四青年獎章”、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國網工匠”、甘肅省“工人發明家”、蘭州市“金城工匠”、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隴電工匠”等省部級及地廳級榮譽30余項,英國、俄羅斯等各類國際發明金、銀獎40項;在SCI/EI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作為第一作者發表論文34篇,作為主編出版專著1部,合著3部;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工信部、科技部及甘肅省委組織部、科技廳等基金項目20余項,作為第一發明人申報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專利260余項,截至目前已授權專利180項。
勤于思考,潛心科研顯身手
他也先后獲得“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標兵”“國網工匠”“甘肅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每一項榮譽背后浸潤著汗水,也見證了他的進步和成長。
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第四屆職工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暨2024年工作會議上,國網公司表彰了2023年度公司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和獲獎項目。根據《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關于表彰2023年度公司科學技術獎獲獎人和獲獎項目的通報》(國家電網科[2024]3號)文件,王仕俊牽頭成果《匹配服役壽命的智能混凝土在基建工程健康狀態自感知技術及應用》榮獲國網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據悉,6年間,項目組成員走遍甘肅在建各電壓等級的輸變電工程項目,并積極對接其他省份不同地質的建設項目,分3階段對導電混凝土導電性能、壓敏特征、電阻層析成像進行深入研究。也為此成功申報了海內外專利70余項,發表SCI/EI及北大中文核心等高水平論文22篇,榮獲國內外各級別獎項15項。
樂于探索,執著科技追夢想
近年來,國網甘肅電力高度重視創新工作,堅持把創新工作放在促進企業管理提升和科技進步的大局中統籌考慮,積極完善創新體系和攻關平臺,切實將創新力轉化為生產力,讓員工在創新創效的辛勤工作中收獲成長成才的喜悅。
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現在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青年人是創新創造的生力軍,事業部的年輕人更是勇挑重擔、沖鋒在前,懷抱夢而又腳踏實地,敢想敢做而又善作善成。不但在擔當中歷練,在盡責中成長,也信奉不創新就是停滯,不創新就會落后,懷揣著創新理想和信念開展工作,在創新中學習并成長。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