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縣康家莊社區群眾在黨群服務中心辦理業務。 (魏東燦 攝)
市委黨校為2635名基層黨員干部開展農業農村工作專題培訓,圖片為視頻錄制現場。
清河縣利用縣鎮村三級“智慧黨建”平臺對鎮、村黨員干部進行在線培訓。 (魏東燦 攝)
市委黨校行政公務員培訓教研室主任徐亮以遠程視頻方式為全市村黨支部書記作解讀《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謝霄凌
到2022年底,全市星級村(社區)黨組織比例達85%以上,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50%,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明顯增強,基層治理水平有力提升,鄉村振興實施效果明顯,推動基層黨建工作全面提升、全面過硬。日前,市委辦公室和市政府辦公室聯合印發《“十大專項行動”工作方案》,針對我市基層組織強化提升行動明確了今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目標任務。
基層組織強化提升行動
2020年重點事項
開展社區重構重塑:完成主城區社區重塑重組,由181個調整合并成72個左右。減少管理層級,降低人員成本,實現管理扁平化。
推行村(社區)黨組織“星級管理”:開展評星定級,力爭星級村黨組織達到70%以上,為三星級、二星級、一星級黨組織書記分別按照不低于6000元、5000元、4000元的標準落實星級工資。
開展“政治體檢”:對全市5357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進行“政治體檢”,對體檢出“不健康”的黨組織書記予以免職。
推進網格化管理:有效化解基層矛盾,市級以上信訪量同比下降 20%,社會治安案件同比下降15%。
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年底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70%。
實施“一村一策”:發展農村特色產業,年底前有特色產業的村(社區)達到50%以上。
夯基礎,全面優化基層組織體系
自城市社區重塑重組工作啟動以來,信都區中興路街道辦作為我市社區重塑重組試點單位,將原14個社區合并調整為4個大社區,調整后實行扁平化管理,高標準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使社區工作人員實現集中辦公,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效能。襄都區西門里街道辦將14個社區合并為5個大社區,推行全科社工和“五必”工作制度,要求工作人員每周用于走訪居民時間不少于4天,并做到“五必報”“五必訪”“五必知”“五必做”。
據悉,我市對城市社區按照街道、河道為界進行劃齊,將原來的181個社區,整合成72個社區,成立新型社區黨組織,制定了《社區黨組織工作制度》《社區工作者崗位職責》等,實行書記、副書記AB崗輪值、工位制辦公,建立健全聯席議事機制,加強社區工作者管理,實現10分鐘服務圈。
合并后的大社區統籌資源優化配置,全面對接居民需求,將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變為服務群眾“零距離”。
對夯實農村基層基礎方面,《基層組織強化提升行動工作方案》提出明確要求,將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作用,推動脫貧攻堅、農村治理、鄉村振興、環境保護等重點任務落實落細。健全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常態機制,落實“四個一”整頓舉措,確保整頓實效。
根據方案,我市將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全面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探索推行“支部 ”模式,使黨組織有效覆蓋社會的各行業各領域,切實推動行業黨建、機關黨建從“寬松軟”向“嚴緊實”轉變。
今年以來,市委研究制定了農村(社區)黨組織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抓防促保”活動“十六項舉措”“政治體檢”、村級事務“小微權力清單”等基本制度,持續健全基層黨組織強化提升的“四梁八柱”;實行“大黨建”考核制度,對縣(市、區)基層黨建工作進行量化排名,推動黨建工作和中心業務有機融合、協調互動。同時,連續17年開展基層黨建年度述職評議考核工作,綜合排名前3位和后3位的縣委書記進行現場述職,談經驗、擺問題、補短板、明思路。
增本領,全面提升基層服務水平
清河縣全面實施“星級管理”與“調整退出”相結合的獎懲激勵機制,圍繞“兩委”班子強不強、帶富效果好不好、集體經濟收入高不高等12項指標,對全縣322個村黨組織進行實績考評定星,并對星級定期動態調整。截至目前,全縣村黨組織共評出三星級47個、二星級85個、一星級155個。
清河縣還建立了不適任村黨組織書記退出機制,對于“違反政策、履職不力、基本制度不落實、連續2年未評上星級的和個人品德、行為不端”等7種情形的村黨組織書記,予以引咎辭職;對于“群眾公認度低、連續2次或累計3次考核不稱職、侵害村集體和群眾利益”等8種情形的村黨組織書記,責令辭職。
根據方案,我市實施“星級管理”,推行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一人兼”,落實工作日在黨群服務中心坐班,全天候值班值守制度,實行“一年考核、每年調整”動態管理機制,對評為“一星級”“二星級”“三星級”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按照每月分別不低于4000、5000、6000元的標準發放星級工資,激發干事創業積極性。今年以來,已評定三星級黨組織390個,二星級黨組織1133個,一星級黨組織2365個。
堅持自幫優先、就近幫扶原則,我市開展了村幫村“結親幫扶”工作。從全市范圍內擇優選取三星級、二星級的農村(社區)黨組織,對799個貧困村進行“結親幫扶”,簽訂幫帶協議,建立幫扶臺賬,實現精準結對,帶動貧困村集體經濟發展。截至目前,全市799個貧困村、13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已全部開展結親幫扶工作,結對幫扶率達到100%。
“提升基層服務水平,網格化管理是重要抓手。”據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以農村每200戶左右、社區每300戶或1000人左右為單位劃分網格,實行臺賬管理。由黨組織書記擔任網格長,縣直機關、鄉鎮和村的黨員干部任網格員,明確網格員基礎信息采集、環保巡查、消防安全隱患排查等31項具體任務,強化聯防聯控,把矛盾隱患化解在基層,切實做到“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村(社區)”。今年以來,共劃分城鄉網格7256個,排查各類矛盾糾紛隱患等問題16.4萬起,辦結率達96.08%。
此外,我市積極開展市抓鄉、縣抓村重點工作“擂臺賽”,將村集體經濟作為擂臺評比的重要指標,通過晾曬比拼、互鑒經驗,切實做到激先敦后,極大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同時將交流發言和工作推進情況作為鄉鎮(街道)干部考核評價、選拔使用的重要依據。截至目前,在鄉鎮書記擂臺賽上,36個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進行了發言,19名優秀鄉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得到提拔重用。
提效率,全面激發農村內生活力
“自己富不算富,全村群眾特別是貧困戶都脫貧致富了才是富。”10月29日,在寧晉縣唐邱鎮裴家莊村,村黨支部書記李廷欣告訴記者,裴家莊村黨支部結合本地實際,由村集體創辦領辦,籌措資金成立寧晉縣眾幫肉羊養殖場,幫助貧困戶通過扶貧貸款購買羊羔入股到養殖場。養殖場還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提供工作崗位,形成“黨支部 養殖場 貧困戶”的經營管理模式。
“這種模式,既為全村貧困戶脫貧找到了穩定的經濟來源,又保證了村集體穩步增收。”李廷欣說道。
截至目前,養殖場投資了150余萬元,存欄肉羊800余只,預計今年收益25萬元,可為村集體增加經濟收入7萬余元。
據介紹,寧晉縣深入實施“雙百”工程,即到2020年底,全縣集體經濟收入持續穩定在5萬元以上的村達到100%,年收入30萬元以上的村保持在100個以上。該縣推廣的“雙20”模式(20項扶持政策、20種增收路徑),借鑒外地先進經驗,逐村研判發展思路,因地制宜,為我市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供新樣板。
圍繞提升農村發展內生動力,我市開展“抓黨建、促脫貧、保小康”活動,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落實防貧防返貧機制,確保不出現返貧和新增貧困人口,到2022年底實現農村人均年收入增速高于城鎮。引導基層黨組織在村莊規劃編制、盤活各種資源、推進土地流轉、找準致富門路、打造特色產業下功夫,輻射和帶動農戶特別是貧困戶創業致富。
根據方案,我市還將實施農村青年人才開發工程,開展農村青年拔尖人才選拔。深入實施農村創新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將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農民工納入一次性創業補貼范圍,力爭實現全市各類返鄉下鄉人員超過4萬人,帶動就業20萬人。開展千名貧困村干部、千名貧困村優秀青年、千名駐村干部“三個一千”培訓計劃,年內實現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培訓全覆蓋,不斷提升干事創業能力。
全面推進政治生態和干部作風實現新突破
在南宮市西丁家莊村西丁街道辦事處會議室內,各村黨支部書記通過大屏幕收看“夜校”課程。授課人員市委黨校行政公務員培訓教研室主任徐亮,正在為大家解讀《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據了解,為切實提高基層黨組織書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市委組織部堅持“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有針對性地設計“夜校”課程。每期明確一個主題,圍繞基層黨建、鄉村治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環境保護、信訪穩定、產業發展、美麗鄉村等8個方面,邀請相關領域專家教授或各地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通過智慧黨建可視化平臺,為全市5357個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授課,傳授治村興村的經驗做法。
“‘夜校’給我們的思想充了電,思路更清楚了,干勁兒更足了。”南宮市西丁街道辦事處魏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宋宏民說。
《方案》明確提出了實施素質提升工程。圍繞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委決策部署,設置課程,制定方案。開展專業培訓,辦好“邢襄講壇”。適應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用好“河北干部網絡學院”“云課堂”等線上平臺,提升網絡培訓質量。
實施鮮明選任工程。樹牢“五重”用人導向,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強化政治素質考察,開展政治素質正反向測評。嚴厲禁止“跑官要官”行為,引導干部安心工作。
實施精細管理工程。著力優化領導班子年齡結構。開展干部調研,發現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改進科級干部選拔任用職數預審。扎實推進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嚴格黨內政治生活,開好民主生活會,增強班子凝聚力戰斗力。
實施考核評價工程。落實《黨政領導干部考核工作條例》,組織開展專項考核。實施分類評價,每季度按照條線分工進行橫向比較。修訂綜合考核指標體系。研究制定城鎮居民增收評價方案。
實施從嚴監督工程。推進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專項整治,落實即時報告制度;開展選人用人專項檢查;發揮干部選拔任用監督工作聯席會議作用;強化舉報問題核查,建立“選人用人監督檢查人才庫”,凈化選人用人風氣。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