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鄭愷
10月28日,2023年南山區公益職業技能培訓項目-騰訊小程序開發培訓,在南山區科技生態園開課,整個培訓將持續到11月12日,共計64課時。
5月25日,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課題組基于微信生態研究完成《2023數字生態青年就業創業發展報告》顯示,很多青年通過微信公眾號、視頻號、小程序等實現了創業;在微信數字生態的從業人員中,35歲以下青年人的就業比例總體在56.8%左右,其中小程序開發者占比達到73.4%;微信數字生態2022年創造的就業收入機會達到5017.3萬,其中,小程序衍生的就業收入機會達到1163萬個,同比增長38.5%。
另據了解,隨著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越來越多求職者轉型為“數字工匠”,就業創業崗位有小程序開發工程師、小程序商家店主、小程序直播營銷員等。
此次公益培訓由南山區人力資源局主辦,深圳市南山區嘉華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承辦。按照學習任務設計,通過課程學習,學員可以了解掌握微信小程序的布局、各種組件的使用結構,以及微信小程序的各種API和開發框架,為后續的物聯網應用系統前端移動應用開發奠定技術基礎。
培訓課程由理論和實際操作兩部分構成,具體有制作紅色打卡樂跑小程序、制作豆瓣電影首頁、制作碳排放計算器、制作垃圾分類小程序等8項。
課堂采用“項目驅動 小組討論”的雙引擎教學法,以實際應用案例為驅動,引導學員展開網頁設計相關知識技能的學習。教師先講解、演示,學員再動手制作,最后教師再與學員一起分析解決制作中出現的問題,形成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知識學習閉環。
值得一提的是,教學課件還將涉及的關鍵詞等做成中英文對照,鼓勵學員瀏覽英文網站,閱讀英文技術資料。
此次公益培訓課程設計總顧問為深圳職業技術大學移動互聯網專業主任、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王賢辰博士,他負責講解“setData的作用、input組件為什么不需要綁定事件函數”等專業知識。
南山區是深圳數字經濟主要承載區,匯聚了騰訊、中興通訊、財付通等數字經濟、新興金融類企業,數據生產要素交易活躍,數字經濟產業規模占全市比重超過70%。近日,《南山區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等25項政策公開征求意見,增加了針對數字經濟四大新興產業的專項扶持政策。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