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彩云)金融衍生品如何助力新能源產業發展和“雙碳”目標實現?鋰市場面臨哪些挑戰?日前在深圳舉辦的“新能源及雙碳背景下的企業風險管理會議”上,多位來自高校、研究機構、企業的專家與業內人士聚焦企業風險管理,為助力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他們形成的共識是,健全的風險管理體系可以幫助企業抵御市場波動帶來的沖擊。
“國際掉期與衍生工具協會統計數據顯示,94%的世界500強企業利用金融衍生品來管理公司的運營和市場風險。”五礦產業金融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汪滔結合數據分析說,在面對價格波動、供應鏈不穩定等復雜風險挑戰時,企業有必要運用套期保值策略來規避風險,降低利潤波動性,減少極端事件對公司持續經營產生的影響,保障公司持續穩定經營。
從事期貨品種研發和維護工作的廣州期貨交易所商品事業部代表郭晨光,則以碳酸鋰期貨的運行及應用為例介紹道,碳酸鋰期貨上市以來,市場交投活躍,規模穩定增加,投資者結構逐漸成熟,“價格影響力不斷增強,已經成為企業開展貿易的重要參考。”他尤其提到產業企業要堅持“一看二試三參與”的原則,注重建制度、控風險,做好期現結合,投資者要深化產業研究、理性參與市場。
經中國證監會同意注冊,碳酸鋰期貨于2023年7月21日在廣州期貨交易所上市。行業意見認為,廣期所推出碳酸鋰期貨及期權,將為企業提供主動開展風險管理的工具,形成公開、透明的市場價格,更好地提升我國鋰產業的國際定價影響力,保障鋰電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與安全。
本次會議由香港大學經管學院與五礦期貨聯合舉辦。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經濟學講座教授蔡洪濱表示,在“雙碳”背景下,企業需要在不確定性和市場波動中尋求集群化發展路徑,有效管理風險,并把握未來機遇。他還強調了商學院在此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即通過培養具備應對“雙碳”挑戰能力的專業人才,推動產學研緊密合作,助力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與創新。
責任編輯:寧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