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銀峰
通訊員 關若飛 王剛
1月10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公布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和入選名單。記者從淄博市科技局了解到,此次山東共32個項目獲獎,淄博三項目獲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目獲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淄博獲獎項目多屬于傳統優勢產業,這也成為淄博市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的見證。近年來,淄博市堅持創新綠色、動能轉換優存量,支持傳統制造業實施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創新發展的優勢逐漸得以展現。
齊魯石化主持完成的“煉化含硫廢氣超低硫排放及資源化利用成套技術開發與應用”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據齊魯石化該項目負責人士介紹,項目成功解決了石油煉化過程中的硫磺回收和氣體脫硫達標排放這一世界性難題。這也是齊魯石化持續進行科研投入,在綠色化工方面持續發力的重要成果。系列脫硫技術使硫磺裝置二氧化硫減排率達到90%,這是硫磺技術史上一次革命性的突破。將我國硫磺裝置二氧化硫排放量從每立方米960mg降至每立方米100mg以下,遠低于國外每立方米143mg的標準,創造了世界紀錄。
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紡織面料顏色數字化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得科技進步獎二等獎。該項目實現了紗線和面料樣品的快速、高效、準確配色以及與客戶和各生產園區之間面料顏色的數字化影像存儲、傳輸及品控管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項目為紡織行業注入新動能,其推廣應用將對我省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產生示范作用。
機械裝備制造行業同樣捷報頻傳。山東理工大學參與完成的“北方玉米少免耕高速精量播種關鍵技術與裝備”獲得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據參與該項目的山東理工大學農工學院原副院長刁培松教授介紹,在項目中他著重解決播種機在播種時秸稈產生擁堵導致空穴、斷壟的問題,有效提升播種效率,保證播種效果。
此外,山東巨明機械有限公司(中國農發巨明集團)總經理崔守波參與完成的“東北玉米全價值仿生收獲關鍵技術與裝備”,獲得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崔守波表示,我國玉米農藝多樣性世界罕見,但玉米機的可靠性和適應性嚴重不足,此項目攻克了粒軸兼收、密植摘穗、莖穗兼收和聯合打捆等一系列技術難題。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