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沙晚報網】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3月29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運源)深海采礦瞄準5000米級,戰略金屬高效開發利用將形成“示范”……記者今日從省科技廳獲悉,多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在長沙啟動,將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以湖南之為助力國家科技自立自強。
近日,由中南大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長江黃河等重點流域水資源與水環境綜合治理”重點專項“低碳約束下沿長江工業園區廢水近零排放技術與示范”在長沙召開項目啟動會。
項目負責人李海普教授介紹,項目將針對長江流域輕工行業水資源消耗大、污染負荷高、廢水處理能耗大且末端廢鹽難回收等問題,構建輕工園區/企業多層級智能化的水-碳協同利用模式,開發高生物抑制性工業廢水的生物強化處理與深度凈化技術,研制高鹽廢水低成本高倍率濃縮與廢鹽優質回收利用成套裝備,形成輕工行業廢水低碳近零排放與資源化技術體系,并在紡織印染、食品、制漿造紙三個行業開展應用示范,為長江生態保護及輕工行業綠色轉型提供科技與人才支撐。
隨后,由省科技廳推薦,長沙礦冶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海底礦物水下安全高效提升關鍵技術與全系統礦區聯合試驗”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長沙召開。
深海礦產資源開發既是落實海洋強國戰略、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舉措,也是湖南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的具體行動。
項目負責人、長沙礦冶研究院總經理卓曉軍介紹,項目聯合天津鋼管制造有限公司、大連理工大學、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單位聯合組建攻關團隊,旨在攻克5000米級深海多金屬結核高效安全開采成套技術,完成礦區原位采集與提升海上試驗,以及全系統海試環境影響評估及監測,全面提升我國深海礦產資源開采技術和裝備研制能力,支撐未來商業化開發。
緊接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銅冶煉過程稀有稀散金屬分離富集與純化技術”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長沙舉行。
綠色礦業是湖南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亟需以科技創新為驅動,提升有色金屬產業發展能力,培育發展新產品新業態。
該項目由中南大學牽頭,礦冶科技集團等9個單位聯合組建攻關團隊承擔,旨在解決戰略金屬高純化制備“卡脖子”難題,為我國稀有稀散金屬高效綜合回收及高純化制備提供支撐。與會專家一致同意項目實施方案通過論證。
項目負責人、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田慶華教授介紹,項目將從科學理論-關鍵技術-集成示范等三個層面展開研究及攻關,通過技術集成及工藝優化,建立高純稀有稀散金屬的規模化工程示范生產線,以期實現銅冶煉過程鉬硒碲錸高效富集、分離及純化。
本文來自【長沙晚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