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秋日明媚,南海區九江鎮4項重點工程迎來了新進展。九江匯健科技園進行了奠基祈福儀式,為九江壯大新材料產業增添新動能;南海區水產研究中心主體大樓順利封頂,九江加快推動淡水水產種業振興;南海區工人文化宮九江宮主體大樓和南海儒林實驗學校(小學部)教學樓主體進行了封頂儀式,將為九江公共文化服務和優質教育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4項重點工程分別屬于產業、人才配套和民生配套項目,共同反映了九江發展的內在邏輯:即通過產業引進來夯實發展根基,人才配套做起來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民生配套強起來提升全民福祉,成為九江落實“百千萬工程”,加快建設城鄉融合發展先行示范區,激發鎮域新活力的重要縮影。
九江匯健科技園進行了奠基祈福儀式。
四項重點工程同日跑出建設加速度
上午10時,位于九江鎮會龍路西的九江匯健科技園舉辦了奠基儀式,標志著這一重點產業項目進入了建設加速期。
九江匯健科技園占地44畝,計劃投資4.6億元,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將主要用于研發、生產生物基可生物降解材料和醫衛用制品。項目的落地標志著九江醫衛用產業再添一員“猛將”,為九江壯大新材料產業增添新動能。
按照計劃,項目將高度聚焦于人才引進集聚及技術自主研發,從而形成具有使健康護理行業上下游要素高度融合的自主科技創新體系,滿足現代健護用品持續增長的發展需求。隨著開工儀式的舉行,預示著九江鎮新材料產業的布局將日漸豐富。
就在九江匯健科技園奠基的同一時間,約5公里之外,在南海區工人文化宮九江宮項目工地現場,隨著主持人引導,南海區工人文化宮九江宮完成了主體大樓封頂儀式,這個承載了九江廣大職工群眾美好憧憬的重點項目離投入使用更近一步。
南海區工人文化宮九江宮主體大樓封頂。
南海區工人文化宮九江宮是九江八項重點民生項目之一,去年12月奠基建設,預計明年9至10月可以投入使用。項目建成后,將成為一個綜合性職工服務基地,進一步滿足廣大職工精神文化需求。
隨著南海區工人文化宮九江宮的建成,九江將積極發揮工會職能作用,全力推進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落地見效,推動工會高質量發展,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展現工會新作為,為南海、為九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貢獻工會力量。
17日下午,在熱心鄉賢、企業家的助力下,在師生的期待中,九江還迎來了南海儒林實驗學校(小學部)教學樓封頂儀式,成為九江教育事業發展的新里程碑。南海儒林實驗學校是區委、區政府重點支持九江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工程,項目總占地約141畝,包括新建小學部、中學部、圖書館、體育館、宿舍樓、運動場等和改造原有舊校區以及周邊環境,新建建筑面積約6萬平方米,總投資3.588億元,預計將于2024年秋季開學迎新。
南海儒林實驗學校(小學部)教學樓主體進行了封頂儀式。
其中,南海儒林實驗學校(小學部)項目今年3月11日開始施工,工程造價約1.2億元,總建筑面積為29398.85 ㎡。項目建成后將設有48個教學班2250個優質學位,新建宿舍樓設床位830個,新建飯堂容納就餐人數950人,更好滿足九江學子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與小學標段相鄰的中學標段也已于今年5月9日正式開工,目前中學教學樓主體部分區域已施工至3層,圖書館已完成基礎施工,計劃年前全部完成結構施工(封頂)。隨著南海儒林實驗學校項目的全面推進,標志著九江建設儒林灣教育高地的總體目標更近一步。
集聚優勢資源推動城產人文融合發展
近年來九江錨定新的發展目標,通過推動一批重點項目落地,持續推進鎮域高質量發展。
產業是鎮域發展的根基,九江堅持制造業當家,按照“材料新高地、灣西智造城”的產業定位,重點推進了臨港國際產業社區、南海家具智造園、中興新城3個超千畝連片“工改工”項目,加快佛山九龍高端裝備及新材料制造產業園落地,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構建“1 2 1”現代產業發展體系的腳步將越來越快。
新材料是九江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一環,其中以醫衛用制品行業為例,目前九江已經成為全球頂尖醫衛非織無紡布產能最密集的區域之一,是得到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認可的先進醫衛用非織造示范基地,成功搭建了以美國貝里、日本東麗和中國必得福為核心的高端醫衛用無紡布產業陣營。匯健科技項目建成后,將通過鏈接上下游產業鏈公司,加快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形成生物基可生物降解材料及醫衛用制品行業的融合效應,推動南海區乃至佛山市的健康護理行業的發展。
現代水產又是九江“1 2 1”現代產業發展體系的又一環節,有著超500年淡水魚養殖歷史的九江,主動扛起淡水魚苗種業振興的重任,以建設南海區現代水產研究中心為平臺,鏈入劉少軍院士工作站、建設種質資源庫和遺傳育種中心,筑牢“中國淡水魚苗之鄉”的領軍地位。17日上午,南海區水產研究中心主體大樓順利封頂。項目將綜合建成淡水魚種業方面的產學研、成果轉化、體系建設等的應用平臺,實現遺傳育種、科研、檢驗檢疫等功能,支撐九江實現現代水產領跑。
產業引進來后需要建立一支更具競爭力的產業工人隊伍,為此九江著力推動人才配套做起來,南海區工人文化宮九江宮的建設,正是九江豐富廣大職工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助力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九江的發展不僅要引人更要留人,這就需要推動民生配套強起來。為此,九江致力推動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優質均衡。作為“儒林之鄉”,優質教育一直是九江一張閃亮名片。九江的公辦教育中考連續十九年領跑南海各鎮街,2023年中考區屬優質高中上線率繼續在南海區處于前列,為南海高中學校源源不斷輸送優質生源。儒林中學、九江鎮初級中學和華光中學三所中學均榮獲2022-2023學年度南海區英才培養先進單位雄鷹獎。
近年,九江鎮委、鎮政府守正創新,持續將資源和力量投入教育領域,以努力辦好讓九江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不斷加大教育硬件投入,除了推動南海儒林實驗學校項目建設,還在南海各鎮街率先實現義務教育階段公辦中小學校課室“智慧黑板全覆蓋”;大力推動“清涼工程”,由鎮委、鎮政府牽頭改造電房、線路,發動企業、村(社區)、社會鄉賢捐資,實現了全鎮公辦中小學校課室空調的全覆蓋,惠及九江學子18200多名,大大改善了九江學子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奮力開創九江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從產業發展到公共服務優質均衡,從詩酒漁場到灣西智造城,九江堅定高質量發展目標,通過推動城、產、人、文融合發展,在落實“百千萬工程”中不斷奮進。
在今年10月發布的《2023年全國千強鎮發展報告》中,九江鎮從去年的92名,躍升至83位,展示了鎮域發展新活力。
【撰文】南方 記者 孫景鋒
通訊員 許健華 劉穎君
【圖片】通訊員供圖
【作者】 孫景鋒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