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大家都有體會,高校求職,正在越來越卷。
此前,我們整理2023年全國高校海外優青待遇時,驚奇的發現,今年海外優青不直接給事業編和教授職稱的高校,變多了。
近期,2023年新學期剛剛開學,又傳出某名校出新規:普通教學科研崗教師,達到四青級別,才可能有事業編制,同時將控制進人數量。此舉,將大幅提高入職該校的門檻。
這可能是一個新的信號:各大名校特別是地處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的985高校,招教職門檻將大大提高,有限的編制很可能僅提供給少數特別優秀的人才。
海外優青:超10家單位不直接給教授/研究員,按預聘-長聘系列
海外優青入圍者普遍受過良好的科研訓練,學術品味、科研成果、學歷背景等在同齡人中屬于佼佼者,他們具有較大發展潛力,均被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視為高層次潛力人才。
對于絕大多數高校來說,高校也都給予海優入圍者正高(教授/研究員)、博導以及相應待遇。
不過,今年也有部分高校和院所并不直接給教授職稱:
比如復旦大學、上海科技大學等未明確是否給予教授職稱;
南京大學聘任特聘研究員或者姑蘇青年教授(匹配正高支持),學校事業編制準聘副教授;
中山大學、南科大明確一般聘為預聘副教授崗位;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等單位同時提供研究員或副研究員崗位,也就是說,有部分海外入選者可能并不直接給正高。
除了上述單位外,綜合實力更強的高校,如清華、北大、上交等也都給予海外入選者長聘教軌副教授(準聘副教授)或者助理教授職稱。
2023年,絕大多數高校還是提供海優教授職稱,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往后幾年,恐怕越來越多高校在教授職稱、事業編制等方面越來收緊。
圖片內容來自公眾號:蔚青學者
人才帽子數量越來越多,但編制是有限的
名校進人越來越難,本質上還是編制有限的原因。
過去很多年,由于雙一流建設等原因,各大名校快速擴張,大量新建學院、研究院和各類科研機構,引人數量也急速增加,但退休人數相對較少,使得高校普遍超員,這種現象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
另一方面,是各類人才計劃入圍者人數快速增長,客觀上拉高了高校進人門檻。
以四青人才為例,2022年國家優青獲得者超過600人,海外優青獲得者數百人,其他青年長江和青年拔尖等未查到相應數據,但按往年情況,數量一般也有數百人。
按照同層次人才互斥新政策,同一人只能拿1項同層次人才計劃。
這意味著,僅一年時間,入圍四青的科研人員數量就達到幾千人。
按照往年的統計數據,超過80%以上的人才計劃獲得者均被各大985高校斬獲,其中清北、華東五校等每年新增各類國家級人才計劃數量高達上百人。
在這些高校,引進人才和評教授的門檻大幅提高,已經是大趨勢,拿過國家級人才帽子,評不上教授,已經不是新鮮事。
在數量有限的情況下,各大985高校引進人才,優中選優,確保編制給到最稀缺的大牛人才,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未來的趨勢
自去年起,在國家新政策的影響下,高校對人才工作愈發重視。但對普通求職者來說,想入職高校,卻會越來越難。
高校編制越來越稀缺,只有極少數人會有編制
2020年底,坊間早就傳聞,高校事業編制將被取消,實行全員聘用制和聘期制,以最終實現師資隊伍能上能下,能進能出。
目前看,編制還未被完全取消,但越來越稀缺是肯定的。
以后的大趨勢,學校的編制可能只會提供給類似于專職輔導員這類國家明確要求給編的崗位,以及極少數優秀拔尖人才。
對于普通科研人員,絕大多數都將走非升即(在名校叫預聘-長聘系列),經過3年或者6年考核,來決定是否續聘。
部分高校,可能用非升即轉 替代非升即走
非升即走政策,已成為高校青年教師壓力最大的因素之一,飽受爭議。
近期,全國兩會期間,民盟中央建議:改革高校長聘制,“非升即走”過渡成“非升即轉”。
圖片來自網絡
比如,未能考核通過的教師,可以由教學科研崗,轉為實驗崗、儀器崗、行政崗等,相對來說,比較人性化。
短期看,部分高校,有可能改變直接“非升即走”的殘酷做法,采用非升即轉”。
高校人才將加速流動
現如今,各類人才計劃每年以數千人的數量增加,而且可能會越來越多,長期看,這些人才計劃的含金量也有一定的稀釋。
部分985高校和科研院所,每年新增國家級人才計劃獲得者數十人到數百人。對于部分人才計劃獲得者來說,在原單位,受重視程度可能也沒有那么大,比如能不能評上教授都不一定。
這種情況下,跳槽加入211高?;蛘叩胤礁咝#赡軙@得更好的支持條件,更容易上教授。
經蔚青學者統計發現,以國家杰青獲得者為例,近三年已有至少30位杰青跳槽(加盟新工作單位),如果加上其他高層次人才(如長江學者、四青人才等),流動數量相比前幾年大幅增加。
不僅是,杰青、優青等,其他各類高層次人才獲得者流動明顯比以前快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