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領導的一個新項目,可以使工業競爭對手聯手共同構建一個預測模型,從而加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開發。其目的是通過信息共享方法改進生產過程中半導體材料的逐層沉積過程,從而促進公司之間的合作,同時保護專有信息和工人利益。
該項目得到了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為期四年、價值300萬美元的資助,其中包括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合作伙伴。
鈣鈦礦半導體等新技術不可避免地使公司在提高性能、簡化制造和將產品推向市場的競賽中相互競爭。但是,純粹的競爭會減緩進展,因為公司進行類似的實驗,覆蓋相同的領域。
該團隊將尋求將“聯盟學習”納入該過程,這種方法允許多個實體將測試結果輸入到預測模型中,幫助各方改進其制造過程,同時保護其商業機密。
“對于鈣鈦礦制造之類的東西,你有不同的數據來源,比如最佳加工參數,”密歇根大學工業和運營工程助理教授Raed Al Kontar說。現在的問題是,這些正在進行自己研究的不同公司如何通過試錯測試以最佳方式協作和分發他們收集的數據。”
密西根大學的工程師和他們在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合作伙伴將用鈣鈦礦半導體進行孤立的實驗。Al Kontar 將利用從每個廠家收集的數據來構建預測模型,以預測產品質量和性能,從而幫助縮小制造過程中的最佳壓力和溫度等關鍵參數范圍。
以這種方式匯集信息可以加快開發進度并降低成本。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將其視為一種“網絡制造”形式,它“利用計算和制造交叉點的機會,有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制造概念”。
“我們正在考慮如何利用技術使中小型企業在這些產品的生產中具有競爭力,”密西根大學機械工程和集成系統與設計教授Chinedum Okwudire說。
為此,該團隊聘請了密歇根大學經濟增長研究所的研究經理Sarah Crane和信息學院助理教授Julie Hui,他們研究技術如何影響工作和就業。“Sarah和Julie將幫助我們確保我們了解這些公司的情況——他們在這個領域的需求是什么,我們如何將他們帶入這個生態系統,以及我們如何幫助他們創造就業機會。”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