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中醫醫院:為建設健康武漢貢獻中醫藥力量(武漢市中醫醫院官網)

武漢市中醫醫院:為建設健康武漢貢獻中醫藥力量(武漢市中醫醫院官網)

崢嶸路·傾聽

中醫藥發展關乎億萬人民健康福祉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發展,從全局出發,把發展中醫藥事業作為建設“健康中國”的重要內容。 沐浴政策春風的十年間,武漢市中醫醫院搶抓發展機遇,激活創新發展潛能,充分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大幅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不斷擴大中醫藥“朋友圈”,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方便看中醫、放心吃中藥、看上好中醫”的健康需求。 守正創新,傳承發展。至2025年,我們將把醫院建設成為“國內知名、中部一流、湖北領先的現代化綜合性中醫醫院”,全體中醫人將為了這一目標不懈奮斗,只爭朝夕!為建設健康湖北、健康武漢不斷貢獻中醫藥力量!

——武漢市中醫醫院黨委書記 鄭承紅

鏗鏘行·速讀

醫院始終位列全國532家三級中醫醫院A檔,排名不斷進位爭先,2021年進入全國前27名;

現有臨床、醫技科室40余個,其中國家級重點專學科9個,省、市級重點專學科13個;

擁有湖北中醫大師3人,中醫名師10人。

建有張伯禮、梅國強、劉清泉等一大批國醫大師和岐黃學者名醫傳承工作室20多個。

開創榜·引領

牽頭成立武漢城市圈中醫聯盟,攜手構建覆蓋城市圈的三級中醫藥服務體系。

獲批省內首家全國中醫住培重點專業基地,中醫住培領跑全省。

“漢派彭銀亭中藥炮制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與武漢市體校、江岸區教育局合作共建,率先探索“醫體融合”“醫教融合”新模式。

逐夢圖·征程

作為中醫藥優勢明顯、特色濃厚的中醫藥機構,武漢市中醫醫院以“一院多區”服務布局,承載起發展中醫藥體系及強化公共衛生應急體系的歷史重托,向國內一流中醫醫院穩步邁進。

“十四五”期間,武漢市中醫醫院將力爭建設成為覆蓋武漢三鎮、輻射中部地區的國家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中醫藥傳承和科教中心、中醫“治未病”和康復中心、中藥制劑產學研基地、中醫藥文化宣教基地,以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多元化健康需求,奮力書寫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武漢市中醫醫院:為建設健康武漢貢獻中醫藥力量(武漢市中醫醫院官網)

武漢市中醫醫院漢陽院區。

一所醫院,濃縮著一個時代的醫療軌跡,凝聚著千萬人的健康夢想。十年間,武漢市中醫醫院懷抱著貫徹中醫藥傳承創新的勇氣和決心,抓住中醫藥事業跨越式發展的有利時機,勇立潮頭、振翅騰飛,扎根于江城大地,服務延伸至三鎮百姓家門口,醫院不斷推動中西醫協同融合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健康服務,不斷增進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在護佑江城人民健康的路上愈走愈堅定,向國內一流中醫醫院穩步邁進。

形成“一院多區”格局,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武漢市中醫醫院:為建設健康武漢貢獻中醫藥力量(武漢市中醫醫院官網)

重癥醫學科團隊查房。

作為新中國成立后全國最早建設的中醫綜合性醫療機構,武漢市中醫醫院始終順應人民需求和城市衛生規劃,服務布局和輻射半徑逐漸擴大,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高。

以中醫傳統治療為特色的漢口院區一直是江城百姓看中醫的首選之地,后起之秀漢陽院區已成為帶動醫院改革發展的主引擎,二橋院區和臺北院區與兩大主院區臨床專科對接,致力于打造為全市最具中醫特色的門診標桿。藥學基地則定位于區域中藥制劑產學研中心、現代化中醫藥科創孵化基地、中醫藥文化科普教育基地、中藥傳統技藝傳承研究基地,成為“一院多區”建設的有力支撐。

9月28日,武漢市中醫醫院漢陽院區住院綜合樓主體結構封頂,預計于2023年底投入使用,亦將成為展示中醫自信的又一張江城地標級名片。

2015年底,武漢市中醫醫院漢陽院區一期投入運行,這也是漢陽大片區的首家三甲公立醫院,填補了該片區沒有三甲醫院的空白,優質高效的中醫藥服務來到百姓身邊。短短幾年間,漢陽院區就診人數就從起初日均幾十人增長至日均千余人。

鳳凰湖急救站、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重要的區域醫療救治平臺順利創建,有效完善急危重癥醫療救治體系。補齊短板之余也在揚優勢。醫院整合治未病科、婦科等中醫特色科室資源,打造中醫特色治療中心。院內新增新技術新業務90多項,中西醫結合診療能力極大提高,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康復為一體的中醫藥服務體系得到健全鞏固,深度契合百姓就醫服務需求。

在近三年國家三級公立中醫醫院績效考核中,醫院始終位列全國532家三級中醫醫院A檔,排名不斷進位爭先,2021年更是進入全國前27名,繼續在省內領跑。

肩負時代使命,共享中醫藥發展成果

武漢市中醫醫院:為建設健康武漢貢獻中醫藥力量(武漢市中醫醫院官網)

張伯禮院士(前排)在武漢市中醫醫院收徒。

中醫藥是我國醫藥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著中華民族對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醫藥事業穩步發展,通過臨床和機理研究,中醫藥在一系列重大疾病、常見多發病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形成一批中醫藥特色治療方案。傳統醫學與現代科技的緊密結合,讓中醫藥的傳承、發揚和創新迎來重大機遇。

醫以濟世,術貴乎精。市中醫醫院多年積累與沉淀,在診療技術上下功夫,堅持提升臨床療效,中醫藥成果正廣泛惠及江城百姓,“中醫熱”持續升溫。

醫院成功創建9個國家級重點專學科,13個省、市級重點專學科,建有20多個名醫傳承工作室,急診醫學科、腦病科(神經內科)分別成為市級臨床重點專科和建設單位,推拿科新增推拿市級質控中心,并成功入選首批武漢區域診療服務中心,婦科作為武漢市醫學臨床研究中心,通過“內科介入化”“外科微創化”實現中西結合取長補短,縮短病程,提高療效,中醫學科的領先優勢更為明顯,匯聚成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在與新冠肺炎疫情的較量中,中醫藥深度參與到疫情防控與醫療救治中,顯示出獨特優勢,發揮了全鏈條、全過程、全周期的積極作用。

2020年初,市中醫醫院率先制定新冠肺炎中醫診療方案并在全市推行,成為全市醫療機構救治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牽頭研制的新冠肺炎防治中藥制劑“感冒退熱方”“宣清和化方”獲湖北省首批備案制文號制劑之一;率先在武漢市建立中醫肺康復門診,將治療和康復進行有效銜接,幫助患者早日回歸家庭和社會。

中醫藥事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人才梯隊的持續優化。十年間,一批國家級師承導師、湖北和武漢中醫大師名師、黃鶴英才、荊楚工匠、武漢大城工匠等醫學領軍人才異軍突起,學科帶頭人在業界影響力顯著提升,多名專家入選疫情防治國家、省、市級專家庫,全國中藥特色技術傳承人才、武漢中青年醫學骨干人才等快速成長。

守正創新,奮力前行。自信自強的中醫人肩負起“讓人民共享中醫藥發展成果”的時代使命。

守正中不斷創新,接續傳承杏林薪火

武漢市中醫醫院:為建設健康武漢貢獻中醫藥力量(武漢市中醫醫院官網)

武漢市中醫醫院自制中藥藥劑。

中醫藥植根于華夏沃土,凝聚著中華智慧。守正是傳承與發展的基礎,既是傳承之本,也是創新之核。

張伯禮、梅國強、劉清泉等一大批國醫大師和岐黃學者均在武漢市中醫醫院建立學術傳承工作室,帶徒培養;醫院“漢派彭銀亭中藥炮制技藝”成功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錄,成為全省首個中藥炮制技術的非遺項目;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落戶醫院;金匱坊、中藥標本館、“云課堂”直播間等成為特色“打卡”地……全院形成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中醫文化傳承弘揚優勢品牌。

通過“傳幫帶”,一批中青年專家成長起來。全國名老中醫章真如學術繼承人、脾胃肝膽病科學術傳承人劉惠武主任入選第四屆“白求恩式的好醫生”。國家級名老中醫、市中醫醫院兒科創始人張介安成立學術研究室,其第一代傳承人胡成群、朱清梅等在全國兒科領域享有盛譽,第二代傳承人葉冬蘭、蔡建新等也成長為科室頂梁柱。國家級名老中醫藥學術繼承導師徐升陽開辟了中西醫結合治療婦科疾病的特色道路,以王克林為代表的弟子們如今享譽江城。

醫院掛牌湖北中醫藥大學第三臨床學院和研究生工作站,新增為天津中醫藥大學教學醫院,中醫住院醫師規培被列入全國重點基地,以培養造就堪當時代重任的新一代接班人。

提質增效離不開科技創新,建設高水平醫院離不開科研精進。醫院啟動實施“中藥制劑沉睡喚醒工程”,加大制劑臨床應用考核、深入推進中藥制劑研發,啟動臨床藥學實驗基地(GCP)建設,完成3個專業藥學臨床試驗備案。成功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點科研專項,創建專家科創工作站,再添6項國家專利。

醫院加快構建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提升治理能力,在眾多試點示范性項目中,都有武漢市中醫醫院的身影,醫院事業發展格局更明確、路徑更清晰、動力更強勁。

堅持人民至上,織密高質量服務網

武漢市中醫醫院:為建設健康武漢貢獻中醫藥力量(武漢市中醫醫院官網)

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上,溫灸刮痧受熱捧。

濟世惠民七十載,百姓口碑代代傳。

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服務需求,醫院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為工作方向及服務宗旨,從細節服務入手,不斷規范服務行為,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

人民群眾的健康需求在哪兒,武漢市中醫醫院就將工作目標瞄準哪兒。

醫院堅持打造現代化醫院,加緊完善互聯網醫院建設及智慧中醫體系建設,借由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讓治療走向“精準”,開啟百姓就醫新場景。在“一院多區”的基礎上,通過“互聯網 中醫藥”構建未來模式多樣的服務格局,讓江城百姓更加便捷地獲取優質服務。

世界大健康博覽會上,太極拳行云流水的動作迎來陣陣掌聲,中醫藥特色技藝與療法展示吸引參觀者爭相體驗,盡顯中醫藥文化的無窮魅力。

如今,群眾中醫藥健康文化素養和需求不斷提升,對中醫藥健康服務也有了更高期待。醫院從多層次、多角度推動工作落細落微。從宏觀著眼,組建“中醫聯盟”,對口支援西藏、新疆等醫療資源短缺地區,與房縣等地中醫醫院采取結對共建等方式加大技術輸出和輻射,為地區百姓提供同質化中醫藥服務。從微觀體察,“岐黃號健康專列”開進百余社區、研發和推廣中醫特色健康產品、建設全省首批“老年友善醫院”、創建中醫優質護理服務病區、開設中醫特色護理門診、“杏林苗圃”計劃推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一切舉措與行動只為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健康需求。

一個個貼心舉措,流淌出融融溫情,一次次創新突破,以專業守護生命之光,初心不改,步履不停,中醫人選擇與生命相握,與生存相息,以赤子之心書寫擔當與奉獻。武漢市中醫醫院以創新之舉,解群眾之難,傳承岐黃之術,詮釋“醫者仁心”,譜寫“大醫精誠”,護佑人民健康,中醫藥文化正在全體中醫人全力踐行殷殷囑托的實踐中綻放時代光芒,醫院全力發展壯大中醫藥健康產業的藍圖正次第展開。

(文/關馨 張姝 陳彥西)

【編輯:張靖】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0)
上一篇 2024年4月7日 下午1:29
下一篇 2024年4月7日 下午1:36

相關推薦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特黄高清免费观看的|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馆v视影院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视频图片 | 扒下胸罩揉她的乳尖调教|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成年女人午夜毛片免费看| 久久99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怡红院亚洲红怡院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 波多野结衣系列痴女| 伊人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xxxxbbbb|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合|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94精品久久精品|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中中文| 天天干夜夜夜操|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不卡| 推油少妇久久99久久99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 我把护士日出水了| 一级特黄色毛片免费看| 在线观免费看高清影视剧|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仑乱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九九热无码免贵|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色欲| 一级特黄录像在线观看|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777奇米四色米奇影院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免费看片A级毛片免费看| 欧美成人观看视频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