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根河市牢固樹立“兩山”理念,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為統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始終把守護好祖國北疆這片綠色林海作為最重要的工作任務,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力做好綠色發展文章,著力打造“冷極”生態文明新樣板。
根河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全方位厚植綠色發展底色。根河市堅持高標準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先后印發實施《根河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根河市低碳旗縣試點城市建設實施方案》《呼倫貝爾市根河市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目標更清晰、方向更具體;印發實施《根河市農牧業面源污染防治規劃(2021—2025年)》,農牧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提升路徑更加明確;編制完成《根河市畜禽養殖污染防治規劃(2022—2026年)》,推動實現根河市畜禽養殖布局優化調整;及時修訂《根河市突發環境事件專項應急預案》,應急響應體系日趨完善;修編實施《內蒙古自治區根河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規劃(2018—2022年)》,科學謀劃“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復核工作,鞏固生態品牌創建成果;編制《根河市生態產品總值(GEP)核算實施方案》,摸清生態產品家底,為根河綠水青山核算定價。
根河市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擦亮生態發展底色
高標準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根河市堅持大力度減污護航高質量發展,編制實施《根河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全力推動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在保衛藍天上,加強散亂污企業監督管理,全面完成淘汰燃煤小鍋爐工作,持續削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全面做好涉氣污染源監測,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能耗總量和能耗強度呈明顯下降趨勢。近年來,全市PM2.5濃度保持在10微克/立方米左右,PM10濃度為15微克/立方米左右,優良天數比例接近100%,無輕度污染天氣。在保衛碧水上,嚴格落實“河長制”“林長制”等生態環保制度,扎實鞏固河湖“清四亂”治理成果,積極推進“一河一策”目標措施落實,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及工業污水排放監管,深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強化國控地表水斷面水質問題診斷及污染控制對策研究,推進美麗河湖建設。在保衛凈土上,嚴格建設用地土壤風險管控,開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實現全市無地塊納入“呼倫貝爾市第一批污染地塊優先管控名錄”“呼倫貝爾市污染地塊清單”,實現農業化肥使用量負增長,全市規模化養殖場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超過96.34%。
根河市冷資源轉變熱經濟,成功舉辦第十屆中國冷極馬拉松
立體化放大資源特色優勢。根河市堅持多元化產業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挖掘林區優勢資源,不斷提高點綠成金本領,全力推動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在生態特色產業聯動上,深入推進食用菌、野生漿果、山野菜等林下資源采摘加工,統籌推進卜留克、藍莓、靈芝等特色產品種植,不斷擴大靈芝、羊肚菌、黑木耳、卜留克、芍藥等林下產品種植規模,持續推進野生漿果、礦(山)泉水、飲品酒水等特色資源生產加工,全面加強馴鹿種群保護及附屬產品打造,與森工企業聯合推動碳匯經濟發展,讓各類優勢資源在價值轉化中提高身價、放大優勢。在生態新興產業互促上,依托“中國冷極”冷資源技術創新中心,充分利用冷資源、冷環境,大力發展冰雪產業,不斷創新“冷極”品牌,打造極寒冰雪測試基地。深化與西安試飛院等科研院所合作,鞏固拓展極寒環境下飛行器、汽車等工業品耐寒性測試和科學研究。探索引進綠色零碳超算中心與清潔供熱一體化項目,打造通過自然冷源實現PUE極限低值的國內樣板,逐步建立起覆蓋東北地區的算力樞紐,實現冷資源的價值轉化。借勢“十四冬”,舉辦“中國冷極馬拉松”等賽事,推動體育產業規模發展,全力打造冰雪運動城市和時尚冰雪旅游勝地。在生態傳統產業共進上,加強山金礦業等綠色礦山建設,支持木材加工企業技術改造和自主創新,傳統企業不斷優化生產布局、深化科技引領、整合各類資源,林產工業逐步向森林旅游工業多元化方向發展。
來源:根河市融媒體中心
主編:陳宇航 編輯:乃馨
監審:李金田
監制:付惺
總監制:張曉琦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