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周時間,搭建一整套項目管理系統,效率提升400%(建立項目管理系統)
在沒有用輕流之前,我們一年才改造300戶,僅資料回收就用了一個月;用了輕流以后,我們半年改造了700多戶,資料也能及時回收,沒額外花什么時間。
——成都益多公益服務中心創始人,銀齡安居項目發起人兼督導 張老師
公益組織比任何一類企業組織都更注重公開透明,需要讓資方、公眾知道公益行動是認認真真、扎扎實實地在做的。成都益多公益服務中心(簡稱:益多)也同樣有此需求,為了提高透明度,并更加高效地管理推進銀齡安居項目,益多選擇與輕流無代碼開發平臺合作。
通過輕流,不會 IT 編程的張老師在 2 周時間內搭建了一整套適老化改造全流程數據化管理系統,覆蓋銀齡安居項目從前期篩選到中期評估實施,再到后期回訪全流程,并利用這套系統服務了近1000戶困境老人,效率相較使用輕流前提高了400%。
核心應用展示
1
項目前期
嚴篩服務對象,確保信息真實
為了讓真正需要幫助的老人享受公益福利,銀齡安居項目從年齡、經濟情況、身體狀況等多方面嚴格篩選服務對象。
每一位服務對象的信息都會記錄在輕流系統內。張老師還在服務對象信息收集表單內加入了身份證掃描、相關證明上傳等字段,確保信息真實可靠。
錄入服務對象信息后,根據區域信息不同將自動流轉到對應區域審核員的待辦中,進行審核。審批通過后自動進入后續的評估流程。
2
項目中期
多維評估及時反饋,自動計算物資金額
確定服務對象后,下一步就是結合服務對象的實際居住環境以及自身的訴求綜合評估,確定改造方案。
過去,銀齡項目組是用紙質文件來評估記錄,不僅保存整理難,也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從記錄到收集文件,再到整理匯總確認,中間需要花費較多時間,
現在,銀齡項目組直接在輕流系統內填寫評估信息,入戶評估的視頻、圖片、文件等均可直接錄入輕流,提交后按照設定的流程自動流轉,無需等待收集,及時反饋信息,推進項目實施。
評估完成后,供應商根據評估信息提供改造方案。每一戶改造的上限金額是2780元,如果超額需要額外上傳超額說明。
過去,每戶物資的金額都是人工計算,容易出錯;現在,張老師使用輕流“函數”功能,讓系統自動計算,避免了金額統計錯誤的問題出現。
待物資配送到貨,就進入了項目的下一階段:改造實施。
實時反饋改造進度,現場情況公開透明
項目實施過程是資方、公眾都關心的內容。為了讓大家清晰了解銀齡項目的實施情況,張老師將資方物資簽收及改造現場記錄也都放進了輕流。
在改造現場,社工服務人員直接使用手機拍攝照片/視頻,記錄改造過程,快捷上傳系統內,監管人員登入賬號就能清楚每一戶的改造情況。
這些信息的完整記錄留存也讓益多有更充足的內容去宣傳、號召更多的人加入公益行動。
3
項目后期
信息自動留存,快速導出各戶服務檔案
改造完成后,益多除了要整理每一戶的改造詳情,還需要收集結案報告、個案照片、執行機構反饋、服務對象反饋、滿意度調查等多類報告。這也是最花費時間的一個環節。
以往用紙質文件管理時,需要花費一至兩個月才能將資料回收齊全。
現在,張老師以身份證號為唯一關聯字段,只需點擊服務對象表單,就能了解該對象的整體項目情況,并快速打印出單個服務對象的整體檔案。
數字時代,要想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公益,就要充分利用數字化工具。張老師用實踐證明無代碼工具不僅可以提升公益行動效率,也可以讓公益去向更透明,讓越來越多的人有機會了解并參與到公益項目。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