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近年來部分券商在投行、債券承銷、私募資管等業務曝出違法違規行為,監管層對此予以處罰,此舉有利于凈化市場環境。相關處罰可能會影響到券商評級,對于券商開展投行、資管等業務也將產生不利影響,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部分券商合規建設以及內控管理存在不足,相關從業人員聲譽風險意識淡薄。”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監管層嚴打違法違規 多家券商投行投顧等業務違規被罰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燕青
今年以來,監管層對于券商的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擊。中信建投、海通證券、中信證券、國都證券、川財證券等多家券商均遭到處罰,涉及投行、投顧、私募資管等業務出現的違規行為。
4月6日晚,證監會對10家券商投行業務違規處罰行為集中公示。其中,中信建投趙鑫、王璟在擔任世紀空間IPO保薦代表人過程中,未勤勉盡責,對發行人商譽減值、關聯交易、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等核查不充分,未按規定對發行人轉貸事項發表專業意見。證監會對趙鑫、王璟采取暫不受理與行政許可有關文件3個月的措施。
此外,中山證券在從事債券承銷及受托管理業務過程中存在債券承銷盡職調查、債券受托管理、內部控制等問題。深圳證監局決定對公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
監管層嚴打違法違規 多家券商投行投顧等業務違規被罰
今年以來,監管處罰力度最大的應屬海通證券,公司此前因永煤債違約事件遭到重罰。1月8日,因涉嫌協助發行人自融,海通證券及子公司海通資管、海通期貨被交易商協會警告并責令整改;3月24日,海通證券、海通資管及相關責任人員收到證監會下發行政監管措施事先告知書,因海通證券、海通資管在開展投資顧問、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過程中未審慎經營、未有效控制和防范風險等,擬對海通證券、海通資管暫停相關業務展業的監管措施,并對多名直接責任人及負有管理責任的人員采取認定為不適當人選2年等監管措施。
2月,深圳證監局對中信證券采取責令改正措施,皆因后者存在私募基金托管業務內控不完善、個別首次公開發行保薦項目執業質量不高、個別資管產品未按合同約定時間和方式向客戶提供對賬單等違規行為。
監管層嚴打違法違規 多家券商投行投顧等業務違規被罰
因子公司國都景瑞投資有限公司委托他人代持公司股權,且長期存續的情形,國都證券對其風險管控不足,未能及時監測、監控和處理子公司風險,未向監管部門報告其重要情況,作為信息報送的責任主體,國都證券報送的資料、信息有缺失。北京證監局決定對國都證券采取責令改正并暫停另類投資業務(項目退出除外)3個月的行政監管措施。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
對此,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指出,“近年來部分券商在投行、債券承銷、私募資管等業務曝出違法違規行為,監管層對此予以處罰,此舉有利于凈化市場環境。相關處罰可能會影響到券商評級,對于券商開展投行、資管等業務也將產生不利影響,這也從側面反映出部分券商合規建設以及內控管理存在不足,相關從業人員聲譽風險意識淡薄。”原標題:監管層嚴打違法違規 多家券商投行投顧等業務違規被罰
審讀:喻方華
讀創編輯陳燕青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