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預算管理作為事業單位工作的基礎,預算管理在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預算管理內部控制有助于改善預算的具體實施。本文在分析《規范(試行)》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事業單位的具體情況,深入分析單位預算管理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而為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內部控制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
內部控制;設計;事業單位;預算管理
事業單位作為社會公益服務的一種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其預算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為年度收支計劃給出了一定的安排,為工作任務的展開給出了有效的保障[1]。事業單位能夠借助預算控制,實現對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最近幾年,在我國事業單位預算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產生了隨意性、編制粗糙等問題,嚴重制約了事業單位的發展。事業單位借助預算編制,實現了收支平衡,從而改善資金的運作效率,提高事業單位的管理能力以及社會服務能力。預算管理貫穿在管理的的各個環節,有助于改善社會服務能力。預算編制的質量與事業單位的總體目標實現具有重要的聯系。
一、預算管理與內部控制之間的聯系
由于財政預算有限,一般來說對事業單位的人員與架構有嚴格控制。在事業單位的現有編制規模無法完成工作任務時,將以臨時雇傭的形式面向社會招聘,這就是所謂臨時工。事業單位內部的組織架構在建立時就受編制限制。隨著時代的發展,對科教文衛事業的需求不斷提高,然而財政規模限制了編制的擴大,單位內部的老成員往往出于自保,也抵制編制的變化。因此,我國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人員的素質水平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這也是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內部控制無法執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目標一致
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其目的是為了保證事業單位內部管理的規范化,保證資產的安全性以及財務信息的真實性,進而改善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預算管理則是為了明確事業單位的職能、權利、義務,進而充分調動起事業單位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積極性,實現事業單位的發展戰略,因此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與內部控制的目標具有一致性,即實現戰略目標。
(二)相互作用
內部控制能夠實現預算管理中責任、權利以及利益之間的重新配置,預算管理逐漸成為一種整合性的管理系統,實現對事業單位的全面控制。通過對預算管理的科學化,補充相關內部控制方法,改善內部控制的水平。預算管理其實質是以信息與溝通作為聯系紐帶的,內部控制的質量水平與預算管理具有緊密的聯系,兩者之間能夠相互作用,共同發展。
(三)相互影響
最近,我國事業單位普遍存在收入與支出矛盾的現象,對財政的預算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對預算管理的各個環節的責任進行明確,進而發揮預算管理的功能。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與內部控制,具有彼此制約的關系。利用預算管理,保證事業單位管理的有序展開,事業單位應該借助多種形式的獎勵,來激發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5]。在財務預算之后,執行單位應該做好預算的執行工作,負責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保證預算管理措施的落實,需要建立在內部控制的基礎上,不斷推動預算管理的規范化以及有效化。
二、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具體內部控制設計策略
預算管理主要包括預算編制、審批、執行、監督、決算以及考核等具體內容,做好預算管理各個環節的內部控制,有助于維護事業單位各部門工作按預算推進,同時有助于對預算執行過程展開執行進度的控制,進而降低預算問題的發生概率。
(一)事業單位預算編制與審批的內部控制設計
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作為歸口部門,對預算管理崗位進行有效控制,做好預算的編制與審核工作,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應該結合財政部門的當年的預算編制政策,向業務部門及時下達預算編制通知和要求,協調不同部門的工作,實現部門之間的有效溝通[2]。單位財務部門應該對預算編制的相關政策進行仔細解讀,結合本單位業務工作情況,指導業務部門根據工作計劃和發展目標編制預算。預算管理人員應該發揮綜合統籌的職能,匯總并復核各部門上報的預算,進行統籌安排,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原則。編制綜合報表報單位領導審核,各分管業務部門再次核對部門預算資金。做到相互監督相互驗證的內部控制管理程序。從單位層面使資金使用效率提高。事業單位財務部門應該根據單位年度收支的預算匯總草案,結合部門的職責和分工,結合審批意見對預算方案進行調整,進而提交給財政部門進行審批。財政部門應該圍繞業務部門的目標以及工作任務,對預算指標進行分解,進而結合預算批復用途,對經濟科目進行明確化。
(二)預算批復后資金撥付的內部控制設計
事業單位應該做好預算申請人、審核人、審批人以及監督人職責的細化,進而保證預算執行中不相容崗位的分離制度。單位的業務部門應該根據批復的預算,合理安排收支,為避免不規范、不經濟、不合理的行為出現。單位內部在資金的申請到審批階段要建立授權批準制度進行內部控制來完成資金的使用。單位財務部門應該做好資金撥付的審核工作,確保其規范性以及真實性,進而保證資金得到合理的應用。已經批準的資金支付應該按時支付,避免發生資金不到位現象。根據《規范(試行)》的指導,要加強監督檢查力度,所以會加強政府審計功能,同時會探索注冊會計師行業這種第三方獨立審計的鑒證檢查監督作用。事業單位應該結合預算編制報告,建立預算執行的分析機制,對各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定期審查,在做好監督工作,一旦有異常情況的發生,應該及時進行管理,進而增加預算執行的有效度[3]。單位預算被追加時,應該由相關部門進行集體決策,并由上級財政部門進行審批。事業單位應該設立專門的監督人員或者監督部門,實現對各部門預算執行情況的全面監控,確保預算的執行。
(三)預算決算與績效管理的內部控制設計
事業單位的財務部門應該結合單位的賬簿記錄以及會計核算資料,進行預算決算,要保證決算數據的準確性以及真實性。預算決算應該交由單位領導班子審批,單位應該建立預算與決算促進機制,強化單位的決算分析,做好下一年預算編制的準備[4]。預算決算完成后,事業單位應該做好績效管理工作,單位財務部門應該結合決算方案,做好對不同部門預算執行結果的分析,進而完成績效考核。同時事業單位應該對差異較大的預算事項的原因進行具體分析,并明確責任,做好責任問責??冃Э己说慕Y果應該交由業務部門,由業務部門負責人審批,并對各項事項的責任進行明確。審批結果應及時發到單位內部,進而保證單位內部信息之間的互通有無,改善預算的有效性。
三、強化預算管理,完善內部控制設計
(一)領導人員應該深化對內部控制與預算管理的認識,更新管理理念
事業單位的財務預算工作是貫穿到各個環節中的,各個環節是相互聯系的關系,通過內部控制設計。事業單位應該將不同部門的思想高度統一起來,為預算管理工作的展開提供支持。領導人員應該重視內部控制理念在預算編制工作中的應用,強化單位預算的各個環節工作,發揮預算管理的作用。
(二)明確編制部門預算的針對性,保證預算編制的全面性
事業單位的不同部門的預算編制,應該與不同部門的職能及計劃有機結合在一起,需要適應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水平。事業單位應該確保預算編制的針對性,同時應該確保編制內容的全面性。
(三)進行完善的內部控制設計,改善資金的使用效益
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需要建立在內部控制基礎上。通過完善的內部控制設計,提高事業單位資金運行的安全性,降低財務風險的發生率。事業單位的不同部門應該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不斷優化內部控制設計,確保內部控制管理的高效性,進而獲取良好的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
四、結束語
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防范一直屬于其內部控制的關鍵性內容,需要不斷強化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優化內部控制設計,解決預算編制、審批、決算、執行、評價等環節中存在的問題,從而強化內部監督,維護事業單位的正常有序運行。
參考文獻:
[1]隋玉明.以全面預算管理為核心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研究[J].金融理論與教學,2014,01(09):60-64.
[2]隋玉明.以全面預算管理為核心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研究[J].財務與金融,2013,05(08):63-70.
[3]陳留平,劉通,黃嬌嬌.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研究[J].會計之友,2011,08(05):96-97.
[4]趙玉琳.基于全面預算管理的煤炭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機制優化研究[J].中國煤炭,2013,06(03):25-27 125.
[5]莫海珊.公辦技工學校收支業務內部控制設計難點與要點分析[A].中國職協2015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中冊)[C].2015(03):8.
作者:喬婕 單位:廣州市人事考試中心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