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月2日訊 截至2023年12月30日,中國海洋大學年度科研經費到賬達10.57億元,突破10億元大關,提前兩年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
2023年國家科技改革持續深化,科技部重組,資源分配權回歸部委,項目的組織交織了科研水平、行業地位和部門導向等多重因素。中國海洋大學科研管理部門主動求變、積極應變,統籌協調廣大科研工作者、重點科研平臺和團隊以及各相關責任單位,以“四個面向”為指引,以國家和學?!笆奈濉币巹潪樗{圖,著力加強學??蒲蟹较蚺c國家戰略需求的緊密銜接,以有組織科研主動破局、匯聚創新、布局重點、協同攻關、向海圖強,深入挖掘整合校內外資源,創造性地開拓出一批新增強勢科研經費渠道,積極爭取地方資源支持,服務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建設,并逐漸形成了穩定、可持續的經費來源,最終實現了年度科研經費的歷史性突破,有效保障了學校整體科研事業的穩定向好發展。
2023年度,海大在科研經費到賬取得歷史性突破10億元的同時,學??蒲薪涃M組成日趨合理,整體工作呈現出多點開花、全面發展的良好態勢。謀劃重大科技創新呈現新態勢,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8項,經費1.4億元,項目資助率居全國高校前列,再次斬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積極踐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獲批牽頭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1項、科技創新2030人工智能重大項目1項,合同額共計1.13億元;拓寬國防科研工作擔當新使命,打造以海洋高端技術裝備為核心,以基礎前沿研究和顛覆性技術創新為驅動的國防科技高質量發展新路徑,獲批經費總額首次突破2億元,持續為“兩洋一?!敝匾S虬踩U县暙I海大力量。
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探索新路徑,省市各類項目累計獲批209項,合同額達1.34億元,連續3年突破億元,延續良好發展勢頭,其中服務山東重點建設項目獲批3項,經費5913萬元,項目數與經費數均首次位列山東省第一,有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系列高端海工裝備、催生多個新產品或新品種,以科技創新賦能現代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服務海洋強省和強國建設。簽訂社會服務合同額首次突破3億元,連續兩年創歷史新高,較去年增長1億余元,增幅超50%,創歷史新高;大力推進校企創新聯合體建設,將短期、分散的項目上升為長期、聚焦的有組織科研合作,與海信、山東高速、山東海洋等共組建10個聯合研究中心(實驗室),合同額達3200余萬元,共建個數、合同額均創歷史新高,校企協同創新能力不斷增強。
著力推動科研管理工作邁上新臺階,6月,新印發《中國海洋大學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管理辦法》,發揮牽引器和風向標作用,彌補原有制度空白,全力推動學校科技成果轉化井噴式發展??萍汲晒D讓、許可30項、合同額達1386萬元,轉化項數與合同額均超過前3年總和;12月,新印發《中國海洋大學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基金管理辦法(試行)》,設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項基金,發布“西海岸高校校長基金”申報指南,培育科技成果落地西海岸。
沖擊高層次科技人才激發新活力,1人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學校5年內共有10人獲得國家杰青資助;1人獲得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5年內共有15人獲得國家優青資助;1人入選國家高層次海外人才計劃(連續兩年入選),1人入選國家高層次領軍人才計劃(連續三年入選),為國家海洋事業發展和學校一流大學建設集聚重要人才力量。
人文社科高層次項目立項再獲佳績,科研經費到賬2000萬元,獲批人文社科高層次項目44項。三亞海洋研究院戰略支點作用日益凸顯,圍繞“深?!薄澳戏保ㄋa)”“島礁”進行有組織科研,積極服務學?!?span id="l75zx5x" class="candidate-entity-word" data-gid="3409061">雙一流”和海洋強國建設,科研經費到賬6732萬元。2023年獲批海南省、市科研項目經費額位列崖州灣科技城各入駐高校研究院首位。此外,2023年度海大還獲得教育部中央高?;究蒲袠I務費5631萬元,有力支撐了學校有組織科研的實施。(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王世鋒)
責任編輯:王亞楠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