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國家統計局、科學技術部、財政部發布了《2022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即R&D經費)超過千億元的?。ㄊ校┯?2個。同時,一系列亮眼的數據勾勒出我國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蓬勃態勢。
如何看懂R&D經費?中國20年來R&D經費的發展趨勢說明了什么?紅旗出版社新書《中國研發投入二十年演變研究》以翔實的數據和圖文方式,教大家如何解讀R&D經費。
看不懂數據?沒關系,那就看圖說話
本書通過梳理2000—2020年我國R&D經費和R&D人員的相關數據,從規模、強度、結構、執行部門等維度分析了我國R&D經費的發展變化趨勢。如果覺得太專業太抽象,我們可以直接上圖。
注:數據來源于歷年的《中國科技統計年鑒》。
圖:2000-2020年我國R&D經費情況
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的R&D經費保持高速增長態勢,21世紀頭20年的平均增速高達18%。這里需要注意兩個重要節點,即2012年的規模突破1萬億元,2019年突破2萬億元。R&D經費規模的一路攀升,確保了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大R&D經費投入經濟體。
重要指標怎么看?
R&D經費的投入規模是科技創新的重要保障,但想要衡量是否科技強國,還需要看另一個關鍵數據,即R&D經費投入強度(R&D經費與GDP之比),這是國際上用于衡量一國或一個地區在科技創新方面努力程度的重要指標。世界各國普遍將R&D 經費投入強度作為制定創新發展戰略規劃的核心指標。那么,我國在這方面的表現如何?我們繼續用數據說話。
注:2000-2019年的數據來源于《中國科技統計年鑒2021》,2020年的數據來源于《2021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
圖:2000-2020年我國R&D經費投入強度情況
圖中首尾兩端的數據對比很明顯,即我國的R&D經費投入強度由2010年的0.89%持續提升到2020年的2.41%,說明我國經濟增長方式已發生根本性轉變,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
“千億省(市)”的案例剖析
統計公報指出,2022年,R&D經費超過千億元的地區數量達到12個,其中前6名的情況如下:廣東、江蘇分別接近4500億元和4000億元,北京、浙江、山東超過2000億元,上海接近2000億元。以上6?。ㄊ校┑腞&D經費合計接近全國總量的60%,示范引領作用突出。
所以,本書精選了上述6個“千億?。ㄊ校钡腞&D 經費及研發人員投入發展變化情況,分析了我國研發投入集中地區(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以及長三角地區)的科研投入演變趨勢,并進行地區間的比較,為追趕者提供經驗和借鑒。
長三角地區
本書不僅從規模、強度,還從結構、執行部門等多個維度解讀了我國及地區的R&D經費發展變化情況。兼顧國家與地區層面的對比,國家層面聚焦中、日、韓、美、法、德、以七國進行橫向對比找差距,地區層面則聚焦京、滬、蘇、浙、魯、粵六省市縱向對比拼指標,以求較為系統全面地反映20年來全國乃至地區的R&D經費演變趨勢。
編輯|沈立紅 監制|趙潔
▼
更多紅旗出版社精彩資訊詳見旗書網:http://www.hongqipress.com
感謝您的閱讀,讓我們彼此看見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