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眾在哪里,民生需求在哪里,黨建就應該覆蓋到哪里。社區是黨委和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物業服務管理水平直接影響到社區的生活環境、關系居民的幸福指數。
建紅色陣地,筑牢黨建領航“紅色堡壘”。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社區物業管理全過程,以社區黨工委為引領,深入推行社區黨委 物業黨支部 業主委員會“紅色物業”新模式,創新實施居民訴求“首問責任制”,設立紅色示范崗,通過紅色合力,形成“小事不出物業,大事不出社區,共同服務群眾”的工作格局,鼓勵物業企業黨組織通過發展新黨員、招聘黨員員工等方式補充“紅色細胞”。
建睦鄰平臺,凝聚社區治理“紅色力量”。全面推行物業企業管理層黨員和社區“兩委”班子成員、業委會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加強物業服務、監督、管理,實現社區與物業黨組織共融共建。全面推進社區服務與物業服務融合共治,嚴格執行“社區黨工委 社區黨委 網格黨支部 樓棟黨小組 黨員聯系戶”網格化管理機制,促進社區化零為整,實現“單兵作戰”向“協同善治”轉變。全面調動駐區單位、在職黨員等力量,推動區域內共建單位資源共享、實事共辦。通過設立居民會客廳、物業經理接待日、開展網格員“敲門行動”等方式,打造多方提事、協商定事、聯動辦事、群眾評事的共商共治平臺,通過“民事民提、民事民商、民事民決、民事民評”,精準對接居民需求,認領居民“微心愿”,領辦社區“微項目”,有效提升居民滿意。
建互聯機制,奏響為民服務“紅色樂章”。深化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推廣物業黨建“十聯”工作法,實現物業與社區、小區黨組織組織聯建、機制聯創、矛盾聯處、服務聯動、資源聯享、安全聯防、活動聯辦、文化聯育、環境聯優、發展聯促。在強化協同聯動過程中,構建“社區黨委 居民委員會 業主委員會 物業企業 業主”的“五位一體”協商機制,建立“社區黨委 業主委員會 物業公司”三方聯席會議制度,協商共治。通過居民“點單”、物業“下單”、黨員“接單”,及時協調、處理、跟進化解居民訴求。推行“組織‘亮旗’、黨員‘亮像’、群眾‘亮招’、物業‘亮星’、網格‘亮責’”紅色網格交叉服務機制,整合社區各類服務資源,實施物業服務質量考評,制定物業保清潔、保安全、保維修等“五保”基礎服務清單,根據服務水平、責任意識、投訴數量等內容,定期對物業服務質量進行星級評分,推動社區物業服務更趨規范化、標準化、精細化。
“小物業”服務“大民生”,團結巷社區將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推進小區“紅色物業”為抓手,把物業服務打造成基層黨組織聯系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充分發揮“紅色物業”的服務功能和政治引領作用,用貼心服務守好“最后一米”紅色防線,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實現服務居民零距離。
作者:何鶯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