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青婦等群團組織是否會有革命性變革?
中共中央2月28日中南海舉行民主協商會,明確提出“理順行業協會、學會、商會黨建工作管理體制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大概率會在黨群機構改革方案中有所體現。
群團組織,主要有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社科聯、僑聯、文聯、科協、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除了工青婦使用行政編制外,其它都是參公,在待遇上和公務員無異。
這個群體如何改革,也牽涉廣泛。
各地已有實踐。
以云南省丘北縣為例,該縣積極探索群團機構改革,組建“聯盟制”機構聯合體,將“小作戰單元”聯成“大作戰團體”。在資源上整合,將“小個單元”轉化為“大群團體”。對8家群團機構人、財、物、地、責任片區進行優化組合,統一辦公地點,集中辦公,建立群團聯盟“總根據地”在機制上創新,將單線作戰轉化為系統運作。創新設計1個群團機構聯合委員會辦公室和8個群團機構的“1 8”系統架構,建立“平臺吹哨、部門報到”協作機制。
(此處已添加書籍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