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 據山西工人報消息,日前,山西省總工會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山西省關于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帶動作用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要求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的帶動作用,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國企職工隊伍,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實施意見》共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總體要求。強調了圍繞產改五大任務,推動國有企業建立健全領導有力、運行規范、職工參與、示范引領的有效機制,為實現“兩個轉型”、能源領域“五個一體化”、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第二部分是重點任務。從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建設、構建完善企業技能形成體系、優化職工參與產改生態環境三個方面,對國有企業中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提出了政治性、創新性、可操作性的工作及制度安排。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通過提高政治站位、建立黨工共建互促機制、加大督導考核等剛性手段,切實推動產改政策舉措在國有企業落地落實。
《實施意見》指出,要加強職工思想政治建設。加強黨建工作,“堅持建立把技術骨干培養成黨員、將黨員培養成技術骨干的‘雙培養’良性模式”,并突出量化了一線產業工人在各基層代表委員中的比例,提出“黨組織優先培養和發展一線產業工人,國有企業各級黨代會、團代會按一定比例確定一線工人代表,職代會中的一線職工代表比例不低于50%,逐步提高優秀產業工人在企業群團組織中兼(掛)職比例”。
《實施意見》指出,要構建完善企業技能形成體系。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不斷改進競賽組織、運行、激勵機制,從競賽活動中選樹培養更多勞模先進、高技能人才和各級工匠。按職工工資總額的8%足額提取職工教育經費,確保60%以上專項用于一線職工的教育和培訓”。制定和落實職工培訓規劃和培訓制度,建立現代師徒制度,強化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作用,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技能人才培養鏈與產業鏈精準對接。健全技能等級評價方式,“鼓勵企業增加技術工人的技能等級層次,建立企業‘首席技師’ ‘技能專家’ ‘特級技師’等制度,拓寬技術工人晉升渠道”。創新和完善高技能人才職業發展制度,積極推動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提出“積極探索產業工人可晉升中層干部職務或享受管理崗位待遇,貫通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渠道,勞務派遣工也可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公司技能帶頭人、首席技師隊伍中享受中層干部待遇、公司副總待遇等拓寬產業工人發展空間的切實舉措”等破除產業工人發展瓶頸的路徑和方法。
《實施意見》強調,要優化職工參與產改生態環境。激發職工創新活力。積極引導職工崗位創新,將技術創新嵌入企業技術創新鏈條,扎實推進“五小”創新活動。推動企業將技術人才的發明創造納入研發體系,在項目立項、經費安排、人員配備、成果轉化、收益分配等方面給予支持。充分發揮勞模和工匠人才引領作用。組織勞模和工匠人才開展、參與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積極探索建立跨區域、跨行業、跨企業的創新工作室聯盟,推動解決涉及生產技術難點、堵點關鍵核心技術問題。廣泛開展技能提升活動,結合我省國有煤礦企業實踐,提出“開展多工種、多崗位日日學、周周比、月月考、季季賽等符合企業自身特點的技能競賽活動”和“安康杯”競賽,通過班組安全培訓、“反‘三違’、查隱患、堵漏洞”等活動,全面提升班組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秾嵤┮庖姟愤€提出,各級工會要將產改工作納入五一勞動獎和工人先鋒號等相關評選和榮譽表彰,激勵和調動職工參與產改的積極性。
《實施意見》還對加強機制保障提出要求,特別是強化國有企業的政治責任,把改革目標任務納入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在人、財、物等方面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提供充分保障。把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納入對國有企業政治巡察內容,納入對企業黨建工作考核、企業領導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納入對企業工會及相關部門年度工作考核評價的重點內容,為國有企業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提供了政策依據和工作指導。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